贫困女大学生每天记录求学账,将基本开销压至极限——
8岁时,瓦斯爆炸夺走了父亲。12年来,父亲留下的笔记本一直伴随着李杰。2005年,她从黑龙江鹤岗考进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笔记本随之成了她的求学账本。昨天,记者在李杰的账本上看到,她一个月的花费仅100多元,比其他同龄人少了好几倍。上课之外,她还忙着打工挣钱,给妈妈减轻负担。
一场噩梦
瓦斯爆炸带走了父亲
在记者面前,李杰显得很开朗。当话题转移到父亲时,她的目光转向窗外。“爸爸是矿工班长,每天都深夜回家。无论我睡得多深,都会起床给他开门。”1994年3月9日,是李杰梦魇开始的日子。“那天凌晨,有人慌张地找到我妈,说了几句话后,妈妈的脸色大变,然后让我带弟弟去上学。”李杰的眼泪流了出来,“我很怕提起这段回忆,每年的这一天都让我痛苦。”父亲的离开让李杰总有一种负罪感,“为了让我们生活好,爸爸总是抢着干活。出事之前的一个月爸爸就遇过险,双手受了伤,但这侥幸的逃脱并没有让他休息下来。他抢着到矿井下,遇上了瓦斯爆炸……”
一个账本
记录求学艰辛历程
父亲走后留下的一个新笔记本成了李杰的宝贝。“爸爸妈妈都有记账的习惯,因为家里困难,钱必须花到点子上。”上大学后,每一分钱都要从她手上花出去。于是,爸爸留下的本子成了李杰的求学账本。
记者看到,每一笔大的支出都被单独列出来:学费4800元、书费500元……这些费用曾让李杰多次想放弃大学,但幸运的是,她申请到了四年的助学贷款,“四年里,我自己可以挣钱养活自己,而且学校每个月还有补贴,足够了。”在账本上,记者还看到了这样的生活细节:粥0.5元、车费2元、电池5元……很多时候,她一天三餐都在啃馒头。“我住在有暖气的宿舍里,但妈妈和弟弟却住在没有暖气的土房子里。想到这些,我就拼命减少花费。”李杰说。
在李杰的账本上,从新学期开始的2月1日到23日,将近一个月的花费只有132.5元。而记者了解到,其他像李杰这样的大一新生,每月最少的花费都在500元。
一种信心
勤工俭学撑起求学生活
下午放学后,李杰经常不吃晚饭就去课堂上自习。生活的穷困并没让她害怕,但学习的压力却让她感到内疚,“刚上学时,很多同学们看过的书我都不知道,觉得对不起妈妈,就想辍学去打工挣钱,但在妈妈的安慰下,我这学期的学习已经有了起色。”李杰说,她除了上课,周末就到某高中做助教。另外还参加了学校督察队,每月有近600元的收入。
“考学时我选择的是花钱少、以后好找工作的专业,毕业后我还要还助学贷款。现在就业形势那么紧张,我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多创造机会。”闲暇时间被繁忙的打工占据的李杰表示,现在她正在调节自己,参加社团,多交一些朋友。(作者:周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