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20日电 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向国内外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中国正由偏重速度向追求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在理念上从过去的“又快又好”转为“又好又快”,强调“好”排在“快”之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2007年将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并将完成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任务摆在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
目前,中国正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和强化节能降耗措施来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从而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
对于这种转变,北京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说,从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中国选择科学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不仅有利于国内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且也有助于中国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中国追求质量的经济发展方式,能够使中国充分重视过去一直忽略的一些问题,以及快速增长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中国科学院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对世界上59个主要国家的资源绩效水平进行了排序,中国仅排在第54位。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资源能源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当前人均主要资源,包括耕地、淡水、能源和铁矿等,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到1/2。中国每创造1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消耗掉的煤、电等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
随着新一轮以重化工业拉动为特点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及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所带来的消费结构变化,中国的资源环境压力将持续增加。今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表明,中国煤炭和电力的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1.7%和12.9%,均高于10.7%的GDP增速;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攀升。
事实上,中国近年来已采取各种措施大幅提高能效,努力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强度。截至目前,中国煤炭行业已关闭小矿井5931处,淘汰落后产能1.1亿吨。
中国下一步要继续把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把完善市场调节机制作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基本手段。
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说:“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中国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取得成功,不仅可为发展中国家树立典范,而且将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记者韩洁 张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