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正鸿书画作品
我的这些画,不拘泥于准确的形,没有鲜艳的色彩,不循规蹈矩,但她们寄托我的情思,体现丑美的流转,浑厚华滋的意境。
本来画不是用来取悦眼目的,而是提升心灵的,宇宙间山与水本无所谓美丑。通过人的意识,才产生议论它的美丑来。事实上地球上丑的环境比美的环境多。随着人们思考能力的发展,不满于那些美的山水引起的快感,而要深一步地去发掘丑的山水内涵的美。无论是“丑而雄”,“丑而秀”,都是在追求“内美”。
丑是极美的延变。世俗称美者只不过匀整、端庄、平衡、洁净、调和、归纳、轻巧、纤秀等等形式的组合。通俗观点以为一幅山水画,只要山明水秀,桃红柳绿,朦胧无物,一片苍白,无需笔墨,只求物形。或略耍小技,弄些“肌理”。这些美是单薄的美,怯生生的美,外表的美。其实并不是真美,只是好看而已,是美的低级阶段。幼稚的美,几乎人人都可以接受它。
而追求“内美”、“极美”,表达抒发个性的美,狂风暴雨的美,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美,要自以为是的美。美要有个性,要“浑厚华滋”,要“融洽分明”,要雾迷云泻,若隐若现,层叠舒气的美。
“丑而雄”,“丑而秀”中,“丑”是指把物象的“象”抽去,回归到画家的思维中,再输入画家的思想、修养、知识、见解、重新解剖,重新组织,然后通过笔墨抒发到宣纸上。这样,画家对自然物象有了深刻分析,抓住其内在本质的因素,再创作出来的形象绝非一般的美景。因此而出现变形,不平衡,闪烁,不干净,不均整,怪腔怪调,显得“丑陋不堪”。但每当读者略微思考一下,玩味一番深入地再看看,顿时他就会体会到一种寓意某种哲理的情状。
当然,我们不能“以不美为荣”,因为这“丑”字后便还有“而雄”,“而秀”。“雄”指雄伟、宏大:“秀”指秀舒、清淡。正是有了这“雄”和“秀”,才能体味出这个“丑”——极美。“丑”是理性印象,“雄”“秀”是感性的体验,感性中提取理性,来个质的变化。待到你被画面上体现出的“雄”、“秀”所感动时,这“丑”便起到了本质的变化。你就会享受到极美的意境,这样的作品比之只求表面美的作品要更上一层楼。它经历师造化——分析对象——聚发感情——集中修养、知识——静思、抒发——笔墨达意,才能自然的抽去物象的形,从而注入第二形象,将具象隐去,留下框架,构成内在的原则,画面虽不同于自然的对象,却体现了事物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