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著名国画家纪清远和卢平夫妇
在仲秋之际,我们来到毗邻东三环的北京画院,不大的院区,看上去感觉很平常,只有齐白石等几位画坛大师的小幅黑白照片镶嵌在墙壁上,像一座淡泊宁静的书斋,惟一的装饰便是迎门而立的天井里一片绿色的树木和四季争艳的花卉,给人提供了一种幽静、脱俗和激发灵感的空间,然而这里却承袭着辉煌历史、云集了众多中国画坛名流精英和他们创作出的无数传世之作。
在位于二楼的一间敞亮的画室里,我们见到了同为国家一级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纪清远和他的夫人卢平女士。画室里两张画案临窗排开,案头上几十管粗细不一的毛笔、砚池中的墨汁以及宣纸、镇尺等,在随时恭候着主人的调遣。或大制或小幅的国画作品“占据”着四面墙壁,案角墙边也尽是画框。墙上的国画一部分是纪清远所作,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古诗词,意境清远而沉郁,画风飘逸而含蓄。比如:取意唐人张籍诗的《秋水月色》;取意李白诗的《床前明月光》;取意岑参诗的《踏雪图》等等。另一部分画出自卢平之手,大多画的都是女性和儿童,她以女性特有的真挚情感和细腻手法来表现出纯朴、美丽的妇女风韵和活泼、可爱的儿童情趣。
在与我们的随意交谈中,正值天命之年的纪清远画家谈吐谦和、又不乏机智与诙谐,举止儒雅、一派学者风范;同时,快人快语的卢平女士不时地进行补充和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的话题就随着他们的思绪延伸展开。
书香血脉 源远流长
纪清远出身于书香世家,是清代大学士纪晓岚的六世孙。做为名门之后的纪清远,其开场白当然就与纪晓岚有关了。
近几年来,随着清朝电视剧的热播,也使得纪晓岚的名字和传说妇孺皆知,他是纪清远的六世祖,谈到纪清远的家史就从他说起。六世祖名讳纪昀,字晓岚,号春帆,晚号石云,又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世称茶星、纪河间。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1742年6月15日午时,纪晓岚出生于直隶河间府献县崔尔庄(今属河北沧县)。乾隆丁卯科顺天第一名举人,甲戌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官至礼部尚书、左都御史、协办大学士。纪文达公50岁时出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并主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晚年成小说《阅微草堂笔记》24卷;另有《纪文达公遗集》传世。他被誉为乾嘉时代学术界的“泰山北斗”,为保存和整理我国古代文献付出了毕生精力和贡献。
纪清远作品:微言终日(纪晓岚在阅微草堂)
纪清远的祖父纪堪颐,号彭年,清末举人,也是纪晓岚的四世孙。纪彭年年轻时,时任军机大臣的张之洞派他出国留学,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在日学习期间,纪彭年受进步思想影响,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了同盟会。回国后,他参加武昌起义和讨袁护国战争,被任命为陆军中将。此后,纪彭年和齐白石一起在北京办了所小学。
纪清远祖母的父亲刘学谦也是清末的二品翰林,家学渊源。纪清远的祖母写得一手好书法,每到春节,家里的春联,都是这位老太太挥毫书写。
纪清远从小便生长在这样一个文化积淀颇为深厚的家庭之中。受奶奶的影响,纪清远从小就喜好画画和书法。小时,奶奶告诉他,清代大学士纪晓岚是他的先祖,还给他讲一些关于纪晓岚的民间传说。纪清远从那时即知,纪晓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并牢记了“贫莫断书香”这一遗训。
纪碧环是纪清远的二姑,她嫁给了齐白石的公子齐良迟。由于祖父和齐白石是亲家,纪清远少时,父亲常带他到齐家玩。齐家那时到处挂着齐白石先生的画作,画中清净的美感,令少年纪清远心颤。他后来说:“满屋的画对一个孩子来说,真是太有裨益了。”
不到十岁,纪清远就开始了学习国画。初期,齐良迟指点过他,纪清远学画的历程还算顺遂。小学四年级时,老师觉得他聪慧可雕,遂悉心培养他,后考入北京市少年宫美术组。受到完好的艺术启蒙教育。纪清远19岁时,父亲又领他拜见著名人物画家蒋兆和先生。蒋先生的代表作是长卷《流民图》。蒋先生向他传授中国人物画的要领……后来他又师从著名人物画家周思聪先生。许多名师的指教为纪清远的中国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过如秋草芟难尽 学似春冰积不高
谈到六世祖时,纪清远给记者朗读了一首诗:
文章敢道眼分明,辽海秋风愧有生。
惟有囊中留石片,敲来幸不带铜声。
这是纪清远十分喜欢祖上的一首诗作,他说:“石片即砚台,文达公平生最喜集砚,自称书房为九十九砚斋,是为雅好。”
对于纪清远自己的经历,纪清远感叹地说:“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曾是学业被荒废的一代”。“文革”开始时,纪清远12岁,在那个混乱年代,他执著于自己的爱好,天天在家里画画,同时开始大量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对纪清远浸润最深的是古典诗词,他后来的画作,很多取意于此。如,宋词中的婉约派、豪放派他都喜欢,尤其喜欢唐诗中的边塞诗。
上世纪70年代,纪清远在北京重型电机厂当工人,后来考入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纪清远始终都不放弃自己的追求,时刻用“贫莫断书香”的遗训鞭策着自己,最后因为画得好,成为名望颇高的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多次在国内外一些城市开画展,获大奖。
20世纪90年代初,纪清远第一次以一个后人、一个画家的身份来到纪晓岚故居。他站在一个能俯视故居全貌的屋顶,那正是五六月间,院门口的老槐树蓊蓊郁郁,那些先祖亲植的古藤虬枝盘空,绿荫匝地,紫花如云如盖,那一刻,有关先祖的林林总总纷至沓来……纪清远认认真真地画了一幅素描。从此,纪晓岚、阅微草堂出现在他的画中。在名为《阅微草堂旧址》的画作中,纪清远在空白处跋曰:纪文达公博雅淹通,才贯古今,以总纂《四库全书》和《阅微草堂笔记》名垂于世,公才思敏捷,妙语如珠,急智巧思,语惊四座,至今传奇故事民间仍津津乐道。想见公当年在阅微草堂披书命笔之风神,宛如眼前,清远以图再现之……
走向荣誉的漫漫长路,纪清远是手捧“小人书”启程的。“我不能想象,如果没有小人书,我的童年会怎样度过?手里有几角钱,也要租几本小人书看。父亲又经常从学校图书馆一次10本地借来小人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我爱不释手,照着画,还能整段地背,直至今天我还喜欢古典文学,喜欢历史。”纪清远说。
“那时我想长大干什么?我要做一个小人书画家!我太羡慕小人书画家了,于是就把自己画的画儿绞齐,用奶奶的锥子、棉线钉起来,自制小人书。上小学,我的美术成绩最好,上北京市少年宫的时候,只有10岁,每周有一两个下午独自乘公交车从西单到景山上课。可惜不久因‘文革’而停止。”
“那以后,我就涂涂抹抹,自学各种技法。1975年我21岁,处女作《大院新春》一举入选北京市美术展览,并由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成单幅画挂在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里,农业出版社又将这幅画作为1976年农历封面,印刷60多万份发行全国。”
“上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父亲的关系,我得以向蒋兆和先生登门求教。抗战时期蒋先生即以一幅广为人知的《流民图》奠定了一生在艺术上的地位,当时他才30多岁。蒋先生平日话语不多,但说起绘画,谈起作品,滔滔不绝,兴奋得两眼炯炯有神。蒋先生向我讲授写生时,几乎每次都谈虚实。他认为构图要注意聚散,线条要有虚实,才能更生动地体现人物形象。当时我理解不深,现在随年龄、阅历的增长,以及创作实践的积累,才有深切感受。艺术若无虚实关系,不能为上品。”
“我初到北京画院时,名师济济,秦仲文、王雪涛、溥松窗、关松房、潘絜兹、崔子范,还有我的老师周思聪等等。除接近名师、被名师指点之外,我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能看到他们构思、创作的全部过程,这在外人难得一见。譬如我从南方写生回来,关松房先生悉心评价我的‘用笔’,很夸奖我用笔的力度并把腕教我‘皴法’——中国画十分讲究笔墨,不能没有浓、淡、干、湿,‘干似秋风,润似春雨’,关先生的点拨让我受用一生。师从周思聪老师后,我不敢有半点懈怠。周老师的人品、画品对我产生了极大影响。”
经过几年苦学,1986年,纪清远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系统、条理化地了解了中国和世界美术史,弥补了专业知识的某些不足。他说:“以前画画,也能画出皮肤的表状、起伏,但不知表皮下面,哪一处是什么骨骼、肌肉,哪个部位筋连着骨,似是而非。系统地学习与训练对于我太重要了。”
有一篇美术评论文章对纪清远的成才之路有如下评述:“中国画家的学艺一般有三种情形:一种是美术学院或大学美术系的专业学习;一种是拜师学习,由老师教习,传授技法;还有一种是自学成才。这种情形,纪清远占了两样。他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此前又于70年代拜蒋兆和、周思聪为师,在他们指点下学习绘画。周思聪手下无弱旅,70年代围绕她身边向她学艺的年轻人,如今都已蜚声画坛。因此,他今天的成功来源不仅是世代书香,更是他个人的天赋和勤奋。”
纪清远现在已经成绩斐然,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画展,《唐人诗意图》曾获得全国首届工笔画大展“金钗奖”;《大漠风尘》入选为第23届蒙特卡罗国际艺术展览;《秋水月色》荣获96年中日水墨画联展“优秀奖”;《裱画工》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同时还出版了《纪清远画集》、《中国名家作品集粹――纪清远专辑》和《纪清远水墨人物画技法》VCD教学光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