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平作品:竹韵(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卢平上大学时,同学们议论起谁适合哪种颜色,感觉有的人像深蓝色,有的人像黑色,大家几乎一致觉得卢平给人的印象最适合粉红色。这个把人赋予色彩概念的思路还真有意思。粉红色──纯真、美丽、聪明、热情、一帆风顺,甚至富贵、福运……可以去遐想。虽然只是抽象的概念,但是根据我对卢平的了解,感觉相当准确,卢平是粉红色的。卢平是幸运的,她是成功者。然而卢平的成功决非偶然,而是靠她三十多年来艰辛努力的结果。2001年11月1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总理访问四国归来时,在他的专机上接受记者采访,总理身后悬挂的中国画,便是卢平创作的《版纳风情》。
卢平生长于天府之国的成都,父亲是搞美术的,她的性格从小就比较安静沉稳,听她父母讲,她刚一岁多时,有一次把一大团彩色丝线扔在床上让她玩,半天也听不见一点动静,他们跑过来一看她在那里专心一意的择线,把红的、绿的、黄的、蓝的几种颜色分出来,各放在一起。他们惊讶极了,说“这孩子心真细,真有耐心”。在大人眼里卢平一直是属于乖孩子一类的,从小就喜欢画画,小时候父亲去郊外写生经常带着她,幼小的卢平坐在小板凳上一动不动的看他父亲画画,就象一只很乖的小猫一样在旁边呆着。平常除了画画之外她还喜欢做一些手工,剪纸、绣花,织毛衣,勾勾针等女孩子爱做的事。五岁就学会了做针线,十岁那年她用白线勾了一张很大的工艺桌布让大人们吃了一惊,大家都夸她心灵手巧。童年正赶上了“文革”,在家呆着没事干,八九岁左右就学会了做饭炒菜,白天父母出去上班中午回来时饭菜已经做好了,往楼上搬煤,抬水……各种家务活样样能干,里里外外一把手。后来有很多人都以为卢平只会埋头画画,是个女强人,肯定不会做家务。那是他们太主观了,她实际上是事业和家务两不误。文革那些年中途停了一段学业,69年复课闹革命,大部分时间是学工,学农。他们这一代人属于先天不足,大部分文化知识是靠自学。父亲常对她讲,高尔基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他却成了著名文学家,并鼓励她要向高尔基学习,她的文化知识和绘画技巧主要是跟他父亲学的。她很小就有绘画天赋和丰富的想象力。有一次她看了一场电影“白毛女”回家之后,靠着自已的想象画了一套连环画,虽然很幼稚,但是父亲却看出了她的绘画天赋,开始用心培养她,家里有不少前苏联的绘画杂志,列宾,苏里柯夫的画集、使她入了迷,她经常临摹画集,有时还自编连环画,画了一本又一本。她小时候的创意精神为后来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经历十年文革浩劫,成都市文化系统出现了艺术人才后继无人的局面,经成都市委宣传部批准于1971年秋成立了“五七”艺术学校,后改名为成都艺校,共设了六个班,其中有美术。卢平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前去报考了美术班,但在入取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些争议,因为招收美术班学员的年龄都在十七、八岁左右而卢平当时只有十三岁。有人认为她年龄太小不能收,但也有评委认为年龄虽小,但水平不低。后来还是因为成绩优秀被破格录取。刚进校头两年由于年龄小理解能力差,看到别的同学进步很快,自已进步却比较慢,因此而着急。常常偷偷地躲在蚊帐里掉眼泪,卢平生性好强,什么事情都不甘落后。她就每天利用大家午睡的时间外出写生,当时艺校的校址设在杜甫草堂公园内,公园里的景色都被她画遍了,遇到盛夏酷暑,身上被蚊虫叮满了大包,就在皮肤上抹满了防蚊液接着画。别人都已经下课了,她仍在教室里画到很晚,附近的农贸市场和火车站经常能看见她写生的身影。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画技有了突飞猛进。1975年四川省美协组织一批美术工作者去新建的城市渡口,现在的攀枝花市体验生活,表现工农兵题材的画作。卢平也跟着大伙一起到矿区,下煤井画了大量速写。回来之后美协组织看画稿,卢平的一幅表现女矿工题材的作品《庆功晚会》,引起了四川省美协主席李少言先生的高度赞赏,认为构思新颖别具一格。鼓励她把这幅画画成年画参加展览。这幅画画出来之后,组织者为难了。因为当时卢平只有16岁属于未成年人,不知道这幅画是应该送去参加儿童画展还是参加成年人画展,最后还是入选了四川省年画展。这是卢平的第一幅处女作。这幅画先后在《四川日报》、《四川画报》和《成都晚报》等刊物上发表。四川出版社还印成单幅年画在全国发行。从此“小才女卢平”的名字就在川蜀大地传遍了。1976年卢平被成都市文化局推荐到四川美术学院进修,当时还没有恢复高考,只招收工农兵学员,在这一年里卢平进步非常快,在班里年龄虽然最小,但各科成绩却都在第一名。后来恢复高考之后,卢平顺利地考上了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在大学期间除了刻苦训练基本功之外,她每年都有新作问世。1979年创作工笔画《彩笔生辉》入选赴日画展,1980年创作《月下梦》获四川省青年美展优秀奖,并同时获得四川省优秀文艺作品称号。1981年创作《乡花》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并入选全国农村画展。1982年毕业创作,描绘西双版纳风情的《摇蓝小曲》等四幅组画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卢平毕业后被作为优秀人才留在了本校任助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