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似乎进入了“潘多拉时间”(《阿凡达》的故事发生地名为潘多拉星球——编者注)。MSN联系人里,看过《阿凡达》的在签名档里挂着“阿凡达是史上最彪悍反拆迁英雄”;打开微博,“阿凡达”早就上了热门话题榜;聚会上,刚谈起《阿凡达》,一位文化记者就被八面来袭的“能弄到票吗”包围;还有一种“阿凡达变脸器”,人人都将自己的照片变身成为阿凡达,甚至连电脑上的拼音输入法都有了“阿凡达”皮肤。
《阿凡达》意味着点击率和钞票。“史上最贵电影”“旷世巨作”“3D电影的里程碑”,媒体将这些头衔毫不吝啬地送上来。网上的攻略看得人应接不暇,你被告知怎么排队、坐在哪一排视觉效果最好,还被提醒换上隐形眼镜、吃两颗晕车药,甚至连什么时候去上厕所都已经有“高人”指点。人们被卷入强大的议程设置中,不谈阿凡达?那你就out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黄尧1月8日早晨在合肥还能轻松买到3D版的电影票,还选了最好的位置。5天后,当实验室“老板”打算请他们集体看《阿凡达》时,售票员说,所有的票10分钟内就都卖完了。买票的同学在原地磨蹭了一会儿,就有人主动过来搭讪说有黄牛票。
“ 黄牛票”在淘宝网上早已是公开的生意。在一家主要做化妆品代购的“三钻”店铺里,380元至450元不等的上海和平影院3D-IMAX版《阿凡达》已成交 21张。淘宝网上,一张上海和平影院3D-IMAX版《阿凡达》电影票最高的成交价格是1000元。“黄牛”们也诉苦:“排队从早上1点就开始了,实在是辛苦钱……”
“十多年了,电影‘黄牛票’重现江湖。”北京观众张孝明说。他在网上订了两张北京华星影城IMAX版第三排的票,这是他能买到的最好位置了。但有些人决定不凑这个热闹,社交网站“开心网”上一项“反潮流调查”中,“立志不看IMAX版阿凡达”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 看电影不就是为娱乐吗?为了娱乐受这么大罪不值得。”北京观众王春红说。她本来也打算和老公去看《阿凡达》,但排队的阵势把她吓了回去。“我不喜欢从众。排长队的都是年轻人吧,像我这种中年人冲动不起来了。”但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外排队的人潮中,也有满头白发的老人和裹得严严实实的小朋友。
“ 《阿凡达》之所以如此火爆,主要还是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以及那种巨幕数量有限的饥饿营销手法。”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心理学教授张结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包括10年打造时间、5亿美元成本、还有那个让人不明所以的3DIMAX技术,都引起了巨大的眼球关注度。
机会越集中,竞争也就越激烈。在这样稀缺的资源面前,看场3D-IMAX版的《阿凡达》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仪式——影片开场和结束时,年轻女孩戴上3D眼镜,对着手机自拍,这一行为仿佛具有传染性似的,一会儿,手机灯光从不同的角落闪起来。身陷“阿凡达磁场”中的人们,在周围人的脸上看到并确认了这种情绪,并且愈加狂热。
8 点刚过,一位家住北京通州区的30岁白领拿着早场9点30分的电影票等在门口。为怕堵车耽误看《阿凡达》,这天早上她5点就出门。电影票以1000元4张的价格从“黄牛”手中购得,其他3张已经“孝敬”河北保定来的领导了。“他们听说北京有什么IMAX,就要专程来看。我们只好找票贩子。开始要价每张 300呢,但他有4张票想一起出手,所以才多出我这张票。要是自己出钱,我才不花300块钱看场电影呢。”
本报记者 王晶晶 实习生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