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著名演员赵本山。 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王蒙撰文评述赵本山及其文化意义
《读书》2009年第4期刊发了著名作家王蒙撰写的《赵本山的“文化革命”》一文,对赵本山及其文化意义进行了评述。
该文称:“赵本山出道已经二十多年,近十年来他由于与国家强力传媒的互相支持而影响不断飙升,到了2009年,他和他徒儿小沈阳与毛毛的演出,已经成了 ‘春晚’核心。 ”文章对赵本山小品在央视春晚中演出成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赵本山主演的“春晚”小品《卖拐》、《不差钱》进行了评述,并且对赵本山主导的“刘老根大舞台”二人转演出进行了点评。王蒙认为,“赵本山——刘老根——二人转”代表的是农民文化、民间文化,赵本山们在“春晚”中的表演,自然而然地表达着对于改革开放、小康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伟大成就的认同,赵本山们在表演中流露着中国北方农村的纯真朴素与古道热肠。 “赵本山不仅是文艺演出现象,而且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相当典型的现象。 ”赵本山在主流媒体上争到了农民文化的地位与尊严,使得主流文艺更加宽敞、自然、开放,对于开阔主流媒体的文艺空间作出了不应低估的贡献。
但王蒙在文中同时指出,仅靠赵本山的文艺过年是不够的,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承担、前瞻、思想、艺术、灵感、创意、想象力与热情。期待真正的精神火炬与精神营养,人们期待智慧与德性的光芒。
王蒙说:在称道赵本山的时候不能不心痛地想到,过于靠赵本山的文艺过年,与中国的伟大历史、伟大现实、伟大的可能性并不完全相称。其实除了这台“春晚”,许多媒体,许多文艺部门文艺团体,也都准备了颇有可圈可点之处的文艺献礼。为什么13亿人就不能把眼光往大里往别处再多看两眼呢?需要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