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罗贯中描写成了一个生性多疑的枭雄,为防百年之后陵墓被盗或被仇家毁坏,临终前,遂命令下属为自己建造疑冢72座。随着时间的流逝,本就显得扑朔迷离的曹操墓愈发湮没无闻,而近来,河北省的历史、考古学者们通过大量史料考证、实地勘察后,将曹操墓锁定在河北省磁县时村营乡中南部、讲武城乡西部,以及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约五平方千米范围内。
曹操生前就对自己百年之后的墓地位置作出了明确的安排。在他的《遗令》中,明确表示要“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经考古研究后发现,这方圆5公里范围非常符合《遗令》对方位的描述。
唐代之前,曹操墓地的具体位置还是确定无疑的,这一点有唐太宗李世民经过其墓地时所作祭奠文章为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宋以后,曹操墓的准确位置就少有人知道了。
由于曹操不肯为自己的陵墓多费银钱,所以,他死后只过了几年时间,陵上的祭殿就已经损坏了。由于没有贵重的金银珠宝等随葬物品,盗墓贼都懒得“光顾”,再加上此后的烽火战乱、朝代更替,曹操墓地从此无人能知晓了。
在曹操墓地附近,确实有不少墓葬,但经过现场考证,这些所谓的72疑冢,根本就不是曹操的,而是北朝时期的皇亲国戚、王公大臣的墓地。
由于曹操长期生活在邺城,这里留下了不少有关曹操墓地的民间传说。在这些传说中,最主要的说法有四种:第一种,曹操生前在邺城西面,现今的河北省磁县境内,建造了72座疑冢;第二种,曹操葬于水下,他在漳河的河底铺设暗道,巧立机关,以防盗墓;第三种,曹操死后没有葬于邺城,而是埋在了河南省中部的许昌城外;第四种,曹操葬于邺城的铜雀台等三台之下,就是现今的三台村。
在这四种说法中,第二、第四种说法最离奇,邺城当地曾有民谣:漳河水,冲三台,冲塌三台露出曹操的红棺材,但这种说法始终没有找到考古依据。而清代野史中记载的一渔夫发现漳河底有一大石板,石板下则有石门,石门内的石床上所卧尸体就是曹操的记载,至今也没有找到相关的证据。
摘自《中国未解之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