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之事
香港或有纪念活动
据悉,梁羽生的家人希望低调处理梁先生的丧事。张鑫炎导演透露,梁羽生在香港文化界有很多好朋友,比如天地图书公司的很多人。“他们应该会举办梁先生的纪念活动,到时通知我的话我会去参加。”
-内地反应
书店节后开辟专架
昨天,得知梁羽生病逝的消息,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等书店纷纷表示将于节后专门开辟梁羽生作品专架,方便读者购买。
昨天,来自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的统计显示,梁羽生的作品是书店里的长销书,销售略逊于金庸作品。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梁羽生小说全集》,每家书店平均每月都能卖出四五套,至今还在加印。
同时,多家出版机构表示欲将梁羽生的作品以全集的形式推出。去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梁羽生的散文集《笔花六照》和对联研究《名联观止》,这大概是他留给读者的绝笔。
梁羽生部分小说作品。
-生平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1924年3月22日生于广西蒙山一个书香门第。抗战胜利后,进入广州岭南大学念国际经济,毕业后任香港《大公报》副刊编辑。
开创新派武侠小说
1954年香港武术界太极派和白鹤派两派争执,引发两派掌门对擂比武。陈文统趁势以笔名“梁羽生”在《新晚报》上连载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被公认为是新武侠之始。其同事查良镛紧随其后,取名“金庸”写出《书剑恩仇录》。两人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号称“金梁并称,一时瑜亮”。
高度评价同行金庸
梁羽生曾多次表示“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他认为,金庸善于吸收西方文化,把中国武侠小说推到了一个新高度。他还认为金庸写邪派比写正派成功,而他则擅长写名士风流。“我写邪派,怎么写都不如金庸那么精彩。我是全世界第一个知道金庸比梁羽生写得更好的人,不过现在已经有很多人都知道了。”
-评价
>>关于人
对青年作者特别提携
作家张宝瑞回忆说,梁羽生对青年武侠小说作者特别提携。“1994年,我出版《张宝瑞武侠小说选集》时,找到梁老请他为我写序言。梁老当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要我把作品寄给他看看。没多久,我就收到梁老写的序言。”张宝瑞说,在那篇序言中,梁羽生谈到了对武侠小说的看法,认为当下这个世界侠香渐失。再后来,在梁羽生的鼎力推荐下,香港出版商还将张宝瑞的武侠作品引进出版。“通过这两件事,我认为他是个热心而赤忱的老人。”
性格与金庸迥然有别
梁羽生、金庸被并称为新派武侠小说的重要代表。封笔后的金庸,仍是媒体的焦点,梁羽生则在澳大利亚半隐居起来。对此,文学评论家解玺璋分析认为,这可能是两人性格迥然导致的:“与金庸相比,梁羽生更像一个老派文人,更喜欢清静恬淡地一个人在家呆着看书、思考。”
>>关于作品
受古典诗词影响很深
《今古传奇》杂志社社长长兼总编、著名武侠小说专家冯知明认为,梁羽生的作品受中国传统诗词、小说、历史的影响更深,且自成一家。他笔下的侠士,各个“身无半亩,心怀天下,破读万卷,神交古人”,与金庸、古龙笔下的侠客有很大区别。“在我眼里,他是个永不过气的武侠大师。”
情节弱于金庸与古龙
早年曾创作过多部武侠小说的作家高光认为,梁羽生的文学功底很深,言辞优美,描写生动,文中大量运用诗词,独树一帜,字里行间坚守着一种“正统”文人的姿态。遗憾的是,梁羽生的作品在情节的描写上可能稍逊于金庸、古龙。 本报记者 卜昌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