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报批国家卫生部
如果获批将成全国通行标准
那么,网络成瘾到底属于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病?该标准目前究竟具有多大的法律或医学效力?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李建国所作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中统计,目前我国约有4000万未成年网民,其中“网瘾少年”约占10%左右。“网瘾少年”已经成为社会中一个庞大的群体。陶然介绍,该项标准的出台是经过4年时间对3000例病例进行仔细分析后得出的结果,已通过了11名国内精神病学专家论证,目前正报批国家卫生部,审批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程序还在进行之中。
然而,一个还未在全国推广实施的标准却已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部分网友质疑,该标准一旦经过国家卫生部审批,是否就将成为一个全国标准来进行 “精神病”的认定?“通常一提到精神病,人们大都会想到疯子。其实很多症状都属于精神病范畴,比如抑郁症、多动症、孤独症,甚至老年痴呆。人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就是精神类疾病的表现。制定标准的意义就在于给行业一个专业的规范指导,并且在全国范围应用。”陶然说,以往在网络成瘾的临床治疗上从未出台过标准,目前还没把此标准推广到各家医院。而此前,在断定上则是根据CCMD-3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和ICD-10(《国际疾病分类标准》)进行双向判断。如果《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通过审批,将会被添加进CCMD-3成为全国通行标准。
标准尚无执行细则
业内人士建议慎贴精神病标签
《网络成瘾诊断标准》中不仅为临床医学增加了新病种,还明确了网络成瘾患者应该由设有精神科的医疗单位收治,为这些患者得到科学有效治疗提供了途径。网友“季风”对此颇感困惑,如果真的觉得自己是“精神病”,是不是应该马上去看病?还是由相关的医疗部门强制要求去治病?
华中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陶宏开告诉本报记者,上网成瘾如果没有对社会产生危害性后果,并没有影响到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没有出现烦躁易怒等戒断反应、和现实世界逐渐脱离变得害怕与人交往等情况,并且不是患者主动要求,是无需进行强制性治疗的。
“即使网友比照标准,发现自己符合其中的几项,但上网的行为并没有对生活产生大的影响,有谁会认为自己是‘精神病’从而去医院治疗呢?”陶宏开说,若标准没有后续的执行细则,对临床诊断来说除了增添了一个新的“神经病”病种之外,没有实际意义。
而据陶然介绍,随着标准一起出台的还有一个治疗指南,如卫生部批准后,将会把标准推广到全国的医院,医生可以根据网瘾患者的具体表现对照标准进行诊断,在实践中还需经过观察临床治疗3至5年的时间去逐步完善标准,从而最终完成。
陶宏开多年从事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工作,他认为,网络成瘾被列入“精神病”范畴,这样的提法不科学,二者不能相提并论。一个人把虚拟世界中的情绪带到现实生活中,只能说明他分不清虚拟和现实生活,这是一种心理依赖,不能认定他们患上了精神病。“过度使用网络可能会引起精神障碍、心理障碍等,但不能笼统地归结为精神病。”
如果按照这个新的标准,很多青少年将被贴上“精神病患者”的标签。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如果从小就给他贴上这样一个标签,对青少年的心理矫正可能会产生自暴自弃的负面影响。从实践情况来看,少年儿童虽然很容易沉迷网络,但大部分孩子在宽松的、鼓励式的教育和正当的心理沟通引导下都能够恢复正常。
陶宏开解释,网络成瘾是一个概念,不能将网民因为上网成瘾而称为精神病。同时将所有网瘾患者看做“精神病”将会使这些人产生精神压力,他们很容易因此而患上其他心理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