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

2010年10月27日13:40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发展 关键时期 中国的发展 关键节点 十二五 改革 发展变化 中国产品 发展方式 发展理念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科学发展是主题 转变发展方式是主线

记者:这次五中全会再一次重申科学发展的要求时,为什么特别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寓意何在?

辛鸣: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我国今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关于过去那种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我们列举几个现象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这些年来,由于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民老往城市里跑,哪怕做二等公民也在所不惜;由于区域发展不协调,经济要素老向东部沿海集中,纵使化为泡沫也趋之若鹜。

——这些年来我们一些地方的经济是发展了,但资源越来越紧张,环境越来越恶化,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蓝天白云日渐离我们远去,青山绿水快成了我们的记忆,脚下坚实的大地则被挖资源挖成了空洞开始下沉。

——这些年来,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产品价格总是提高不起来,中国产品给外国的印象就是廉价货;我们为别人的品牌加工的代工费用不到市场利润的2%或3%,有的甚至只有千分之十几。而且就算我们可以接受这种低价格,国际社会不仅不感谢、不领情,反而给扣上倾销的帽子,老用反倾销的手段制裁我们。这种模式反映到国内的生产领域,就是工厂始终不敢提高工人的工资。

这样的现象还可以列举很多。这种发展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过分强调经济量的增长,对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关注不够,对这些GDP能否转化成民众的福利关注不够;只关心表面的发展成果,较少考虑为了这些看得见的成果付出了多少看不见的成本与代价;片面考虑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群体率先发展与先富起来,忽略了同一个国度内区域差距过大、群体差距过大所导致的经济乃至政治危机;仅仅满足于在低端产业为国际社会打工,严重损害了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和科技创新、跨越发展的能力等等。我们固然承认这种发展方式的历史客观必然性,也承认它们在过去发展中的汗马功劳。但是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这种发展不仅满足不了社会与群众的新期待,自身都已经很难维持下去了。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早就已经提了出来,但由于种种原因,步伐一直比较缓慢。正因为如此,五中全会不仅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前面特地加了“加快”二字。强调紧迫性,强调大决心,我们不能再拖了。

记者:这次全会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体现在什么地方?

辛鸣:五中全会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贯穿“十二五”发展的主线,把发展转变到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轨道上来。所以,五中全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五中全会强调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这样的发展可能不再有过去那样快的高速度,但这样的发展是必要的。五中全会不对“十二五”经济增长指标作出硬性规定,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意图。

比如,绿色发展的理念是,下大力气培育低能耗、低排放的新兴产业,下大决心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落后产业,让“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工业化成为绿色的工业化;同时,进一步做强做大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充分发挥服务业这一“无烟产业”在改善生活质量和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又比如,共享发展,它的理念是更加注重发展的实际效能。我们的发展不仅要把高楼大厦盖起来,还要让人民群众能住进来;不仅一部分有钱有地位的人能住进来,最大多数的普通群众也同样能住进来,并且住得很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