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小学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9 月 1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这学期,我不知怎么了,干事没头绪,遇事急躁,没有教好学生,心里很难受,感觉自己是在误学生,想起这些不如死了算了,因为我始终记得一句话,误人子弟,杀人父兄……”这是一位年仅25岁的女教师因患严重心理障碍疾病,撇下还不到一岁的儿子服毒自杀前留下的遗书。这真是一幕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人间悲剧,而它却不断地在我们周围上演着。一位小学校长曾在教师大会上说:“一个教师如果退休后还能活很长,那她肯定不是一个好教师。”此番言论听起来似乎过于偏激,但静观我们周围的女教师人群,她们中有不少人应验老校长的话:有的华发早生,未老先衰;有的累倒在三尺讲台;有的躺在病床上改作业;有的退休不久甚至还未退休就撤手人寰……在小学教师队伍中,女教师的阵容尤为庞大,在全社会宣扬她们致力打造健康快乐一代的春蚕精神和红烛精神的同时,我们是否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小学女教师:女教师们,你们过得好吗?

当今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名妇女在家庭中,要正确处理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姑嫂之间等层层关系,要扮演万能的妈妈,尽责的妻子,守分寸的媳妇,孝顺的女儿……而一名女教师除了要承受这些普通妇女都疲于应对的事情外,还要承受什么呢?

1、工作压力状况

据调查显示,94%的女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压力大,其中76%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教学任务过重。值得深思的是,有53%的女教师(多指青年女教师)对校领导最大的愿望是提供业务发展的机会。众所周知,在小学想要跳出来的女教师,必须在公开课、优质课、理论研究等领域取胜。由于渴望成功的女教师则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激情,面临激烈的竞争,势必会加重女教师的心理压力,女教师的优势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因而致使出现一方面几乎人人都希望减轻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又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迫切领导“加压”的局面。

其次,一些流于形式的,被动应付的工作越来越多,构成女教师的心理压力。女教师大多担任班主任、辅导员,平时应付每日的备课、上课、辅导、改作业,工作已经够呛,加上每学期还得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活动竞赛。班级的荣誉往往与年度考核挂钩,学生们在每次活动竞赛中是否“争气”也就成了教师没完没了的心病。在调查中,教师认为最成负担的依次是:没完没了的上级检查、一票否决的责任负担、评价死板的教案检查、表面化轰轰烈烈的学生活动。许多女教师疲于奔命,被动应付,致使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

2、校园人际关系状况

据有关测试结果表明,小学女教师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最高的前五项为: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及躯体化、偏执和其他。其中,占第2位、第4位的是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这两方面都与女教师社会交往有关。在校园人际关系处理方面,最让女教师头疼的校园人际关系依次是:与家长关系、师生关系与同事关系、与校领导关系。职业竞争产生的危机感,多数教师强烈感到“铁饭碗”时代将远去,教师队伍优胜劣汰势在必行。有教师讲到:“希望女教师间能互助互学、团结合作、不勾心斗角、无嫉妒现象……”言谈中,暴露了女教师存在嫉妒心重、同行相轻、自尊自卑相互交织等人格上的缺陷。这必然给教师自已带来更大的压力。

3、复杂的社会压力

在我国,过去曾以降低师资质量的办法来求得数量的问题,以致于教师队伍总体素质偏低。但在新形势下,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推进,家长对子女期望值的日益提高,对教师素质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这样一来,历史造成的社会问题,多多少少得由教师来承担,使得不少教师感到力不从心而焦虑、抑郁、恐怖等心理症状。再者,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情味日渐淡薄、下岗的威胁等都会给女教师造成心理压力,影响她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各种先进技术的出现使女教师长久以来的知识优越者地位被冲击;时代要求与女教师原有认知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差距逐渐加大,女教师再教育机制的不够完善,传统的教育方法,甚至女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都在不断接受冲压,使她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几乎处于极限。有的女教师成就动机较高,可是现实中的成就感不像其它职业那么明显,繁重的工作和超负荷的付出难以得到相应的回报,必要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种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会导致心理失衡与失调,产生心理问题。

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及影响

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下的教师妇女们,当她们难以胜任这些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时就会出现内在冲突,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那么出现压力过大和人际关系不适应等方面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既有学校教育方面问题,还有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更有社会环境因素产生作用的结果。

1、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仍然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使不少女教师长期在疲惫中超负荷劳作,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由于教育评价制度的不完善,一般来说社会对我们女教师的评价,主要以学业成绩为标准。“一好遮百丑”,以学生的学业成绩掩盖了女教师的心理问题,忽略了心理发展的真实情况。学校对新时期小学女教师的身心发展特点认识不足,因此针对性不强,实效性较差。有86%的女教师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现状很需要、需要或有时需要改善。可见女教师自身已从主观感受出发意识到自己存在着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学校方面似乎还没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2、家庭教育方面

当今儿童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一般来说社会发展要求、家长的期望值高,不仅孩子难承受,而且容易造成女教师比以往过重的心理压力。《天津学校德育效果的调查报告》认为当前学生成长过程中,按其重要性程度排列首位的是家庭影响,其次为社会环境,然后才是学校教育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作用巨大,可许多儿童家长作为重要人物往往缺乏这种认识,把一切责任推卸到教师身上,超出了许多女教师的实际及其心理承受能力。

3、社会环境方面

这些年,教师可真是多灾多难,今天是某女教师如何体罚学生,明天是某女教师跳楼自杀,后天又是某小学生因女教师的污辱性批语而自杀……于是,社会舆论纷纷抨击教师道德品质败坏、师德水准下降,而小学女教师更被扣上“心理不健康群体”的帽子。确实,我们必须承认女教师队伍中有不合格的人员,因几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坏事传千里,结果损坏了大众心中广大圣洁的教师形象。媒体的频频曝光,使大众的目光更为尖刻,无形中也造成教师与大众之间的防备、攻击、不信任的紧张气氛。

诚然,一个小学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但直接影响到教师个体,而且也将影响家庭、社会,甚至一代人,因为他们从事的是最基础的教育事业。因此,一位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一个人的生理健康水平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人的躯体性疾病、生理缺陷会给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带来负面影响,使人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乃至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也影响生理健康水平。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健康的身体。例如,乐观、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使人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袭,从而促进身体健康。而心理上的不健康,如长期的过度焦虑、忧虑、烦恼、抑郁、愤怒,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引发心身疾病。人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精神和躯体在同一生命进程中共同起着作用。

2.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心理健康的人能客观地评价、自如地应对客观环境,其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协调。个体与环境能取得积极的平衡,就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矛盾和处理问题,也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一般不会因偶尔的失败而丧失信心,其工作和学习效率必然优于心理不健康的人。

3.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学生认同的楷模,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也健康发展。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4、有利于家庭的和睦

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人在单位受了气,回到家后看到丈夫回来晚了饭还没做,就骂丈夫下班为什么这么迟才回来,丈夫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心里憋着气,这时儿子放学回来,可能是路上摔了跤,衣服脏了,丈夫看到后伸手打儿子,嘴里骂道:“我让你到处爬”。儿子被打后想不通父亲为什么会发这么大的脾气,家里的小花猫看到小主人回来了,高兴地往小主人身上扑来,以为小主人会向往常一样给它什么好吃的,没想到小主人正没地方出气呢,将小花猫往地上狠狠一摔骂道:“讨厌”。由于女教师职业的特性,她们很难将上下班分得很清。由于很难分清,所以,即便是下班回到家里,也很难静下心来处理家务。久而久之,势必会有家庭矛盾出现。

几点思考及对策

小学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维系着千千万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她们的健康不仅是女教师个人问题,不仅是学校问题,而是教育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一个亟须引起全社会最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正如江总书记说:“教育工作,不仅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情,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一、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个有利小学女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一)、要对社会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建立一个有利于小学女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要把小学女教师的心理健康工作真正纳入搞好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中来。各级教育行政人员、女职委真正做到想女教师所想,急女教师之所急,切实把女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进一步搞好家庭教育,应对家长进行专门有效的教育培训,通过“家长学校”,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现代人才观。

二、从学校教育的角度,针对小学女教师心理健康中存在的问题,就学校教育工作提几点建议:

(一)重视教师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认真把握新时期小学女教师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家庭的发展变化都给小学女教师带来深刻的影响,她们的身心发展背景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这给我们提出了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致力于建设民主、平等、尊重的学校精神环境,形成活泼、团结、向上的温暖大集体;发展女教师间积极的人际交往,变同事之间的“文人相轻”为“文人相亲”。

(三)建立成功激励机制,满足女教师的成就需要。多渠道帮助女教师自我提高,使她们尽快胜任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缓解职业竞争引起的巨大心理压力。

(四)尽量避免女教师超负荷劳动,为女教师的休闲和娱乐创造条件,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

(五)树立民主平等观念。多一点人情味,少一点不人道,出了问题主动承担责任,使教师置身其间有一种安全感。

三、从女教师自身角度看,必须要有意识地提高专业水平,自身心理修养,处理好人际关系。

(一)不断进化,向学者型教师迈进。应当承认,知识化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与大多数教师的实际素质之间是有不少距离的。女教师想要缩短两者间的距离,就必须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终身去完成“长期作业”,并成为学生实践终身教育的榜样和表率。

(二)调节心态,学会“自慰、坚持、稳定”。

自慰 古人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当我们感到工资不如人家高时,就跟下岗工人比;当我们评不上职称时,就跟大学毕业找不着工作的人比;当你得不到提拔失意时,就跟古今中外不怀遇的才子比……自慰,可帮助你摆脱烦恼获得快乐。

坚持 面对曲折和不幸,人的生命里必须有一种硬度;面对困难与曲折,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只要能让自己身心健康、事业有成,看准了就信心百倍、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稳定 情绪稳定是长寿三要素之一。对于大多数女教师来说,健康要素中最欠缺的恰恰是稳定情绪。她们的喜怒哀乐起伏是最大的,这可能就是女教师普遍早衰的重要原因。女教师必须学会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正确对待教师职业,正确对待学生,学会从教学工作中寻找乐趣,在与学生的真情交往中寻找乐趣。

(三)学会忙里“偷闲”。休闲活动可以使我们轻松、满足、愉快,可以调节情感,促进身心健康,丰富生活经验,而不去计较任何利害得失。因此,它是人生的润滑剂,足以滋润人生、平衡身心、创造新契机,“偷行浮生半日闲”多好啊!休闲活动可以因人而异,这里简单介绍几种休闲方式。

1、阅读。一种是阅读清闲类的书籍,“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无形中在各类较轻松书籍中获得各类常识。另一种是阅读为未来目标所需要的专业书,这类书往往要有恒心的发挥较多的心力,但吸收后的充实感常让人觉得愉快。

2、活动。可以是户外活动,包括旅行、郊游、野餐及参加各种运动队等。也可以是技艺活动,如摄影、书法、插花、缝纫、学习乐器、雕刻、编织等

(四)呵护家庭关系,打造人生避风港。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有一个贤慧的女人,一个成功的女人后面有一个开明的男人,而任何成功的男人和女人后面,应该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女教师也不例外,和谐的家庭关系,既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工作质量和效益,还会给生活增添几多幸福,几多快乐。

来源: 厦门市翔安区妇联 

来源: 中国妇女网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