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参与小额信贷项目,贫困妇女创造了可观的家庭收入,经济地位逐渐得到改善,在家庭和社会中有了越来越多的发言权和决策权,贫困妇女的文化素质及接收社会信息的能力普遍提高。11月26日在北京闭幕的亚洲地区小额信贷与妇女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代表认为,小额信贷为妇女发展搭建了平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是有效帮助妇女发展的关键。
我国目前有2620万贫困人口,扶贫工作已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如何持续减少并消除贫困任务仍很艰巨。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在致辞中指出,“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小额信贷项目既输血又造血,激发了贫困妇女创业发展的愿望,是消除贫困与促进性别平等的一个有效途径。
妇联组织是小额信贷的积极推行者和参与者。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妇联开展了小额信贷项目,并进行了模式创新。小额信贷入户率达100%,回收率达95%,群众受益率达98%。
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甄砚指出,“没有贫困妇女的脱贫就没有家庭的富裕,也就没有全民、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她进一步指出,小额信贷给妇女脱贫带来了希望,提高了自身素质和在家庭中的地位,开发了妇女参与经济生活的潜能;强化了贫困农户之间与妇女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协作能力;提高了妇女政治地位,促进了基层政治文明。
针对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商务部国际司司长柴小林在致闭幕辞时建议:加强亚洲各国小额信贷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小额信贷区域网络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国小额信贷的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我们应该借鉴国际成熟可行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在能力建设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强对小额信贷的支持;在强调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提高小额信贷中妇女的参与程度,应进一步扩大妇女在小额信贷活动中的受益面。
据悉,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为配合中国政府扶贫开发战略的实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许多国际组织在中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小额信贷示范项目。小额信贷从一开始就与妇女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小额信贷对性别主流化和妇女赋权的促进作用已经被广泛承认;另一方面,女性相对而言具有更高责任心和还款意愿,也使小额信贷机构保持了更高的女性客户比例。
此次会议是11月24日开幕的。其间,会议代表围绕小额信贷对妇女发展的影响,如何为妇女提供可持续的金融服务,如何加强亚洲地区小额信贷网络之间、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此次会议是由商务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办,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承办。
亚洲地区10个国家的百余名代表及部分亚洲地区小额信贷机构和在华国际援助机构的代表出席了会议。(李立桢)
中国妇女报 2005年11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