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明]: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收看中国教育电视台现场直播的广大观众朋友,收看人民网、中国网在线直播的广大网民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关注、出席教育部今年的第16次,也是我们定时定点召开的第7次新闻发布会。
(2006-07-25 14:49:03)
[王旭明]:
大家都知道,北方的气侯一般很干燥、炽热,今天不同,空气中带着凉爽和湿润,希望这种气侯能给大家一个好的心情。
(2006-07-25 14:56:37)
[王旭明]:
首先我先向大家报告一下我们刚刚结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的报道情况,7月12日-18日第三届中外校长论坛在上海举行,这届论坛引起了许多记者朋友的关注,据不完全的了解,大概近有180名记者在会上报道,北京去的记者就有七八十人之多。
(2006-07-25 14:57:06)
[王旭明]:
论坛期间中外大学校长就大学创新和服务展开了广泛讨论。我们媒体报道情况也非常可观,我感到特别高兴的是许多主流媒体,做了大量报道,比如说《人民日报》在要闻版先后报出了多篇关于大学校长论坛的新闻,其中有一篇提到中外大学校长的观点集粹,这些观点集粹我觉得非常启发人,比如说“高考制度绝不能废除但必须改革,中国拥有世界最优秀的本科生”等等,这一组报道确实比较全面地报道了中外大学校长的观点。《光明日报》派了两位资深记者与会报道,他们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专栏里面进行了充分的报道,比如说记者宋小梦写的《我们进步了——写于中外校长论坛闭幕之际》,另外他们在大学创新与服务专栏里面提出了几个观点:国际知名大学在坚持做什么?技术创新在于善用大学资源,等等。
(2006-07-25 15:00:31)
[王旭明]:
《中国青年报》派了四名记者到会进行全方位报道,他们第一天用一整版篇幅报道了《21位年轻新校长首次集体亮相》。他们采访了6、7位校长,都发表了精彩的论述,视角独特新颖。同时他们每一天都发表一整版或者多篇的报道。记者谢湘连续报道了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这届她写的报道“中国大学校长声音更响亮”,十分有见地。另外新华社也进行了充分报道,新华每日电讯上大篇幅的对中外大学校长的观点进行了集纳。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的报道内容全面丰富,报道形式新颖。中国教育电视台每天十几位记者,保证每天都有20分钟的实况播出。这期间教育部举行了18场记者招待会,参加论坛的外方大学校长,基本上都和记者有了见面机会,通过这种形式,使记者们对本届中外校长论坛进行了充分的报道。
(2006-07-25 15:02:22)
[王旭明]:
7月上海的气侯是非常燥热,有的记者开玩笑的说,以后谁要再表现不好,就让他7月份到浦东,在这种气侯非常不好的情况下,记者克服了很多困难,做了充分的报道,为此我们要特别说,所有好的报道是在于教育部有一批多年来致力于教育新闻报道的记者,尽管他们现在有的已经走上领导岗位,尽管他们不直接的报道教育,但是我们觉得他们的工作水平、他们的思想深度、他们的视角都足以令我们借鉴。
(2006-07-25 15:05:53)
[王旭明]:
为此教育部新闻办公室特别聘请第一批教育部的特约记者,对《人民日报》教科文部主任温红彦同志,《光明日报》教务部主任汪大勇同志,《求是》杂志科教部主任苗苏菲同志,《中国青年报》编委谢湘同志,中国教育电视台艺术总监于禾同志,这五位同志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我们教育部新闻办公室聘请他们为特约记者,今天我们先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向他们五位发我们的聘任证书,希望大家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2006-07-25 15:07:30)
[王旭明]:
我们也希望今后有更多的记者朋友,能够对工作产生感情,对教育产生感情,不间断、持久的,一生的追随教育、报道教育。
(2006-07-25 15:08:13)
[王旭明]:
其实每天都有许多新闻发生,问题就是我们是不是都给予了应有的关注。其实我在看报道当中,我感觉有很多事情在发生,但是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举一个例子,虽然我在教育部门已经工作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了,自认为是了解教育的,但是我不知道在我们国家农村有许许多多的老师,教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没有到过北京,不要说北京,就是省城都没有到过。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到湖北省在实施一项计划,每年由国家,由省里拿出两千万元对省里县城以下的农村中学教师进行10-15天的免费培训,这些老师到了省城,到了武汉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等这样的一流大学以后,眼界大开,确实有前所未有的感觉。我们三周前的礼拜六和礼拜日,我带了几个记者到那儿先看了一下,了解一下,真是感觉大不一样,这些老师到了重点大学以后,他们的那种感受,那种启发,那种喜悦溢于言表。
(2006-07-25 15:08:49)
[王旭明]:
我们在武汉音乐学院看到了几位教音乐的老师,第一次来到省城,而且是第一次登台演出,他们演出的时候热泪盈眶,非常感动。我在想这么美好的事情,我们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我们有一些报道比如说新华社的《新华每日电讯》,以这个为题发表了一篇报道《不赚钱的活儿,但我们积极性很高》,另外《人民日报》在要闻版对湖北的做法进行了报道,叫做《湖北敞开大学课堂培训农村教师》。我们回来的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就播出了湖北十万农村教师走进一流大学进行培训的消息。《中国教师报》利用了三个版的篇幅,对这个事件本身进行了报道,还用一个版拿出来对学员的感受做了摘要刊登。再比如说我们现在高考结束了,我注意到许多媒体都对录取情况非常关心,但是在很多报道里面,我发现《光明日报》头版有那么一条消息:“南京亲情关怀高考失利学生”,这篇报道引起了我特别大的兴趣。在高考以后相当一批学生是没有被录取的,所谓失利的学生是更需要关爱和关怀的。媒体应该用更多篇幅关心他们,这虽然只是一小块,但充满了人本主义关怀,很有深度。
(2006-07-25 15:11:23)
[王旭明]:
《人民日报》在视点新闻里面,有一个百期策划,把天津大学舍己救人的大学生“徐伟”,作为他们的第一个人物推出来,令我非常感动。
(2006-07-25 15:14:58)
[王旭明]:
我觉得这些优秀的报道,的确让人很兴奋。我们就教育报道来说,实际上大量的报道主流是好的,基本方向是正确的,当然这当中也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杂音。比如说有报道称青海某个地方小学停办多年,教育经费照领。后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进行了调查核实,证明这是一则不实的报道。就是这则不实的报道对学校产生了不良影响,此家媒体已经正式道歉。另外也有一家报道说有一个农民的孩子考上大学,因为交不起学费,这个农民自杀了。经过调查,农民自杀根本和孩子考上大学无关。另外某一个报道说某大学生毕业以后因为没有看到就业签约单,学校为了追求就业率就没有给他发毕业证。我们也调查了,事实是查无此人。现在我有很多精力放在对不实新闻的调查、核实及反馈上。所以说记者的责任很重,如果稍稍核实一下,以准确为生命,这样的荒谬就不会发生。
(2006-07-25 15:15:27)
[王旭明]:
《中国青年报》7月14日有一篇评论,题目叫《不能在媒体大战中丧失眼球》,提出我们现在读的报纸,某一个报纸要闻版上充斥着大巴车车祸六人死亡,女大学生砍伤同学两腿等等几十个刺激的题目反映不了社会的需求,一个要闻版就把周围的事件讲得跟烂白薯差不多。媒体是民众了解外部世界的主渠道,某种渠道上媒体营造出来的环境会被许多观众默认为客观存在,然后在头脑中形成印象,并由此决定自己的行为,媒体无形中营造出的某些氛围会直接作用于读者的心理和行为,大肆报道各类事件,这样的报道给民众造成的心理恐慌由谁来买单?作者最后说“多元化是当今社会最好的描述,阴暗面和令我们嗤之以鼻的事情总是层出不穷,可阳光依然存在,我乐观的相信并且非常相信这个世界是有阳光,有美的、好的、善的、真的故事”,“但愿在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点击网络、打开收音机时报道的事件能够有春风拂面、阳光满面”。这篇评论作者描绘的太好了,我在这里给大家照读,在座的都是媒体人,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引起各位的思考。希望我冗长但内容丰富且有意义的开场白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
(2006-07-25 15:18:16)
[王旭明]:
今天发布的主题是国家助学贷款。每当大学入学开始的时候,一个沉重但是很现实的话题不得不摆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困难学生的上大学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们国家困难学生上学问题,并且积极有效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近几年来,已经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奖、减、贷、助、免”在内的一套完整的助学政策体系,充分保障我们国家的困难学生进入公立大学就读。在新生即将收到各类学校通知单的时候,我们今天特别请到我的几位同事向大家介绍我们国家有关助学政策。今天在主席台上就坐并回答大家提问的是: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教育部财务司巡视员崔邦焱先生;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光明先生。首先有请崔邦焱先生介绍这方面的有关情况。
(2006-07-25 15:20:37)
[崔邦焱]:
新闻界的朋友们,目前高考的录取工作正在进行,新的学年即将开始,经过高考我们国家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即将走进大学,开始他们的大学生活。在这些被新录取的大学生中,有一部分贫困家庭的学生,他们怎么解决经济困难,保证他们顺利入学和顺利完成学业,应该说现在我们国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教育部党组,教育部有关部门,包括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有关部门这些年的努力基本上建立了我们国家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2006-07-25 15:22:24)
[崔邦焱]:
今天我们想利用新闻发布会的机会向新闻界的各位朋友把我们目前高等学校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做一个全面的介绍。也想通过媒体平台,向广大考生,尤其是家住比较偏远的考生通过媒体使他们知晓我们国家在高等学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措施,使他们解除上大学因经济困难而发生的顾虑。
(2006-07-25 15:23:01)
[崔邦焱]:
下面我介绍一下。
(2006-07-25 15:23:59)
[崔邦焱]:
为帮助我国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和顺利完成学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经过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有关部门十几年的艰苦探索和高等学校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到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
(2006-07-25 15:24:17)
[崔邦焱]:
一、奖 学 金
现行的奖学金主要包括以下形式:
----国家助学奖学金;
----优秀学生奖学金;
----专业奖学金;
----定向奖学金;
----研究生奖学金,包括优秀奖学金和普通奖学金;
----学校自行设立的各种奖学金;
----社会组织或个人为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或吸引人才而在学校设立的各种专项奖学金。
(2006-07-25 15:25:30)
[崔邦焱]:
高等学校奖学金制度是由人民助学金制度改革而来的,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1986年,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开始在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实行"奖学金制度"试点。1987年7月,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发出通知,规定在1987年入学的本科普通高等院校的新生中全面实行奖学金制度(专科学校是否自1987年起实施奖学金制度,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学校所属的中央主管部门决定)。
1991年,普通高等学校开始实行研究生奖学金制度。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开始实行国家奖学金制度。
2005年,国家奖学金制度改革为国家助学奖学金制度。
(2006-07-25 15:26:04)
[崔邦焱]:
设立本、专科学生的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定向奖学金,是为了奖励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鼓励学生报考师范、农林、体育、民族、航海等专业;引导学生毕业后到边疆地区、经济贫困地区工作。
(2006-07-25 15:26:32)
[崔邦焱]:
设立研究生奖学金,是为了保证普通高校研究生本人的基本生活需要,鼓励研究生在校期间勤奋学习,积极参加科学研究。享受研究生奖学金的主要是国家任务的研究生,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计划内”“计划外”,这个说法不准确,我们叫做国家任务研究生和委托培养研究生。
(2006-07-25 15:26:57)
[崔邦焱]:
设立国家助学奖学金,是中央政府关怀广大贫困家庭学生的一项重大举措,其目的为了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激励贫困家庭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自立自强,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006-07-25 15:27:22)
[崔邦焱]:
奖学金制度是我国现行高校资助政策的开端,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起到了资助学生和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双重作用。
(2006-07-25 15:27:35)
[崔邦焱]:
二、学生贷款
学生贷款主要包括三种贷款形式:
----国家助学贷款;
----高校利用学校资金对学生办理的无息借款;
----一般性商业助学贷款。
(2006-07-25 15:27:46)
[崔邦焱]:
国家助学贷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利用金融手段加大对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进一步完善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新探索。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中贫困家庭学生的人数迅速增加,原有的资助政策和措施已难以覆盖和完全解决所有贫困家庭学生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现行的资助政策,加大资助工作力度,在国务院领导同志的亲自关心和推动下,我们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为保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进行,1999年先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沈阳、西安、南京等八个城市进行了试点。从2000年9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能申办国家助学贷款。在全国推开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同时暴露出政策设计和运行机制上存在的缺陷。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一系列批示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和有关金融部门反复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和总结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并于200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下发。该《意见》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机制、风险防范、组织领导等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和完善,建立了以风险补偿机制为核心的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新机制。
(2006-07-25 15:28:17)
[崔邦焱]:
新政策和新机制的主要内容是:
在政策方面:(1)改革财政贴息办法。考虑到贫困家庭学生在校期间本来就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利息,改变原来规定的在整个贷款合同期间对学生贷款利息给予50%财政补贴的做法,过去学生在校期间每年也要向银行交纳50%的利息,实行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全部自付的办法;说白了学生上学期间全部贴息,毕业以后全部自己付息,我们认为这项改革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也是比较受广大学生欢迎的。(2)延长还贷年限。考虑到目前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改变原来规定的自学生毕业之日起即开始偿还贷款本金、4年内还清的做法,改革以后实行贷款学生毕业后视就业情况,在1至2年后开始还贷、毕业后6年内还清的做法;等于是延长了两年。(3)为鼓励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和艰苦行业工作,提出了研究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机制。对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服务期达到一定年限的贷款学生,经批准可以奖学金方式代偿其贷款本息的意见。目前这个意见我们中央有关部门还正在进行研究,意见现在基本上形成了,正在报批的过程中,这是在政策方面的三项主要改革。应该说这些改革都是充分考虑了我们贫困家庭学生的实际,充分照顾贫困家庭学生的要求,这是政策上。
(2006-07-25 15:28:54)
[崔邦焱]:
在实施机制方面:(1)改变由国家指定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实行由政府按隶属关系委托全国和省级学生贷款管理中心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2)对普通高校实行贷款总额包干办法。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每年的贷款总额原则上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高职学生)、研究生以及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总数20%的比例、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计算确定;(3)由高校和银行共同操作。助学贷款的前期宣传、申请材料的审核等工作主要由学校完成,银行根据学校报送的申请材料,在学校的贷款包干额度内审批贷款。
(2006-07-25 15:29:30)
[崔邦焱]:
在风险防范方面:(1)针对商业银行认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较高的情况,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按学校隶属关系,由财政和普通高校按贷款当年发生额的一定比例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给予经办银行适当补偿,具体比例在招投标时确定。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财政和普通高校各承担50%;(2)建立了学生还款约束机制。国家金融管理等有关部门、经办银行、学生贷款管理中心及各高等学校各负其责,共同建立还款约束机制。
(2006-07-25 15:32:02)
[崔邦焱]:
在组织领导方面:(1)加强统筹和协调。成立由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参加的部际协调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成立相应的协调机构,加强对本地区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统筹和协调。(2)健全管理机构,进一步强化并改进管理。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国和省级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的建设,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各普通高校更要加强对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工作,设立专门的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并在文件中明确要求学校原则上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在校生规模1:2500的比例,在现有编制内调剂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2006-07-25 15:32:27)
[崔邦焱]:
应该说新政策新机制是好政策好机制,也受到了我们广大贫困家庭学生、高等学校、金融机构的普遍欢迎。所以这项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
(2006-07-25 15:32:51)
[崔邦焱]:
自1999年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以来,全国申请贷款累计总人数395.2万人,银行审批人数240.5万人;申请贷款累计总金额305.6亿元,银行审批金额201.4亿元。
(2006-07-25 15:37:07)
[崔邦焱]:
自2004年6月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实施以来至2006年6月底,全国申请贷款人数211.1万人,银行审批人数154.3万人;申请贷款金额171.8亿元,银行审批金额131.7亿元。与2005年底相比,审批人数和审批金额分别增加33.9万人和29.1亿元。
(2006-07-25 15:44:17)
[崔邦焱]:
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底,银行审批贷款合同金额排在前十位的省份为:湖北(8.74亿元)、山东(5.8亿元)、河南(5.69亿元)、安徽(4.97亿元)、江苏(4.79亿元)、陕西(4.3亿元)、辽宁(4.25亿元)、广东(3.96亿元)、重庆(3.58亿元)、上海(3.31亿元)。看绝对数只反映一个方面的情况,因为人数多,绝对数就大。
(2006-07-25 15:46:34)
[崔邦焱]:
下面介绍一下获得贷款的在校生数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排在前十位的省份为:云南(22.19%)、湖北(21.97%)、贵州(20.88%)、西藏(18.99%)、青海(18.65%)、河南(14.56%)、山西(13.61%)、上海(12.84%)、浙江(12.18%)、福建(11.66%)。
(2006-07-25 15:46:53)
[崔邦焱]:
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底,银行审批贷款合同金额排在前十位的中央部门所属高校为:吉林大学(1.98亿元)、山东大学(1.5亿元)、武汉大学(1.38亿元)、四川大学(1.15亿元)、华中科技大学(1.14亿元)、武汉理工大学(1.08亿元)、兰州大学(1.02亿元)、湖南大学(9597万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9113万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975万元)。
(2006-07-25 15:47:10)
[崔邦焱]:
获得贷款的在校生数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排在前十位的中央部门所属高校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0.1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9.23%)、东北师范大学(26.12%)、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4.23%)、华中农业大学(23.85%)、兰州大学(23.34%)、合肥工业大学(23.06%)、江南大学(22.77%)、武汉大学(22.63%)、中国农业大学(22.55%)、中央民族大学(22.55%,并列)。
(2006-07-25 15:47:28)
[崔邦焱]:
高校利用学校资金对学生办理无息借款的制度也是由人民助学金制度改革而来。按照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通知要求,1986年开始在部分高校进行试点,1987年开始在当年入学的本科普通高等院校的新生中全面实行(专科院校是否自1987年起实行学生无息借款制度则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学校所属的中央主管部门决定);1993年,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对这种借款的额度和享受贷款学生的比例等部分条款进行了修订。目前各高校办理的这种借款最高额度一般为每人每年1000元以上。
(2006-07-25 15:47:46)
[崔邦焱]:
一般性商业助学贷款,是指各金融机构以信贷原则为指导,对高校学生、学生家长或其监护人办理的,以支持学生完成学习为目的的一种商业性贷款形式。这种助学贷款近年来也得到快速发展,是对国家资助政策的有益补充。一般性商业助学贷款财政不贴息,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均可开办。广大新生一定要了解这种贷款形式,在当地信用社都可以待,贫困家庭的学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发愁没有路费,没有报道的经济能力,你可以到当地的农村信用社、当地银行申请,可以先借几千块钱,可以买上车票,带上行李到学校报道,学校有很多措施可以保证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
(2006-07-25 15:49:04)
[崔邦焱]:
学生贷款制度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的观念,有利于鞭策学生勤奋学习、努力上进,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改革;为学生获得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提供了社会保障机制。学生贷款制度将成为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最主要措施之一。国家助学贷款将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政策体系的主体。
(2006-07-25 15:49:23)
[崔邦焱]:
三、勤工助学
高等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是高等学校收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这项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可以使学生通过参加劳动取得相应报酬。这是对广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的有效资助办法,是对他们安心完成学业的有力支持。高校勤工助学岗位主要有校内的助教、助研、助管岗位,以及实验室、校办产业、后勤服务、各项公益劳动岗位等,不允许组织学生参加高空作业、严重污染、辐射等极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和危险的特殊行业和专业的劳动。教育部、财政部规定各高校每年都要从所收取的学费收入中提取10%的资金,用于发放参加勤工助学学生的报酬,以及开展其他有关资助工作。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指定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勤工助学工作。
(2006-07-25 15:49:45)
[崔邦焱]:
勤工助学制度将"资助"与"育人"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达到了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有利于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勤工助学制度将作为资助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今后得到更深入的发展。
(2006-07-25 15:50:13)
[崔邦焱]:
四、特殊困难补助。是各级政府和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遇到一些特殊性、突发性困难时给予的临时性、一次性的无偿资助。特殊困难补助是高校资助政策的辅助性措施之一。
(2006-07-25 15:50:44)
[崔邦焱]:
五、减免学费。为帮助部分经济特别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199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杂费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对普通高校中部分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制度,尤其是要对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实行减收或免收学费。具体减免额度由学生所在高校确定。减免学费制度是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与其他有关政策统筹安排。
(2006-07-25 15:50:58)
[崔邦焱]:
六、绿色通道。为保证刚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顺利入学,2000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定各高校都必须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资助措施,确保每一位新生都能够顺利入学。近年来,在高校招生录取期间,教育部都要发出专门通知,要求各高校做好"绿色通道"工作。2006年6月,教育部再次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必须对所有新入学的贫困家庭学生开通"绿色通道",并确保"绿色通道"的畅通。
(2006-07-25 15:51:12)
[崔邦焱]:
据统计,2005年,全国各普通高校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的学生约为39万人,占高校贫困家庭学生数的13%,占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8%。
(2006-07-25 15:51:28)
[崔邦焱]:
应该说这个政策体系是非常完善的,是基本符合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机,也基本符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它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特别是高等学校的广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家庭学生的欢迎,这项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保证我们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保证我们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当然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还要进一步探索、改革、完善、丰富,把中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工作做的更好。
(2006-07-25 15:51:44)
[崔邦焱]:
另外,为做好宣传工作,从2005年起,教育部、财政部印制了《国家助学贷款指南》宣传册,免费发到各地、各高校,向高校新生宣传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条件和办理程序等知识。近年来,教育部还要求各高等学校必须在招生简章中写明学校的资助措施,必须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时,同时寄送有关资助政策的介绍材料。通过以上措施,广泛宣传国家政策,确保新录取的学生能够了解国家资助政策,解除入学前的忧虑。
(2006-07-25 15:53:20)
[崔邦焱]: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8月15日至9月15日期间,将开通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热线电话,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负责接听,接受有关政策咨询和问题投诉,并对投诉的问题及时进行核查处理。现在我们的工作基本就绪,当前有一些工作已经启动,今年我们想进一步把它做好。
(2006-07-25 15:53:41)
[崔邦焱]:
当前在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一是政策宣传还不够。一些政策和措施还没能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还有少数家住偏远地区的、新被高校录取的大学生及其家长,没有全面了解国家政策,不知道如何解决上大学所面临的经济方面的困难。
(2006-07-25 15:54:01)
[崔邦焱]:
二是政策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下了很大的决心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问题,我国也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资助政策体系,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绩。我们相信,只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是完全可以保证每一位考入公办普通高校的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并顺利完成学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少数地方和高校的主要领导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有些政策还没有得到全面落实。
(2006-07-25 15:54:16)
[崔邦焱]:
我的介绍就汇报到这里,最后还要非常感谢在座的各新闻单位、新闻界朋友对我们这项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宣传报道。我们作为在教育部负责这项工作落实的职能部门,一定配合大家做好工作,谢谢大家!
(2006-07-25 15:57:59)
[王旭明]:
谢谢崔司长对国家资助政策全面详实的介绍,尽管可能有时候反反复复在说,我深解崔司长的良苦用心,这一项覆盖面最广、受惠人最多、资助困难学生效果最好的,这样一项利国利民的大政策,我们没有宣传到位。我们说的远远不够。我在想,是版面紧张吗?可是我们能够拿出版面去宣传某一项、某一个企业或者对某一个困难学生的资助。是时段紧张吗?我发现某一个电视台的很著名的专题节目,每天30分钟里面拿出15分钟对某些困难学生的困难事实反复渲染、反复炒作,然后要求社会援助,但是对我们这样一项政策却只字不提。我不理解,我也困惑,我觉得如果是政策本身的问题,还是宣传者本身的问题,还是另外还什么更深的其他意思在里面。但是我坚信这样好的政策,如果更多媒体从良知上认识它的重要性、它的普遍性、它的惠众性,我们会用更多的笔触反映它。
(2006-07-25 16:01:03)
[王旭明]: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观点问题,我们认为上大学是理所应当的,或者是国家管或者是父母管,没有树立以贷款为荣的观念。我们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不仅仅经济上可以得到补偿,还可以树立艰苦奋斗、树立责任感,因为成才以后要还贷,可以说这样一项政策起的效益具有辐射性、覆盖性和波及性。因此,今天我们用这样一个发布会专门讲这个话题,在9月份之前,我们还要拿出若干个黄金新闻发布会时间和大家通报有关新政策,有关政策的执行情况,并且请一些单位来介绍经验。
(2006-07-25 16:04:10)
[王旭明]:
说到介绍经验,比如说我们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十个亿,惠及多少人。但是我所看到的媒体里面,没有一家媒体介绍惠及学生谈感受、谈体会,以及以后的学习、成长情况。这里我郑重呼吁大家行动起来,宣传我们国家资助困难学生的各项政策。
(2006-07-25 16:06:23)
[崔邦焱]:
国家奖学金开始是把总理预备金拿出来了,到现在十个亿里面还有,当时的张主任管预算,是从总理预备金里面拿出来的,这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贫困家庭学生确实非常关心。
(2006-07-25 16:07:19)
[王旭明]:
欢迎大家提问。
(2006-07-25 16:08:44)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
我们电视台自从对新闻发布会进行直播以后,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向,从观众回馈的热线可以看出,广大群众对于助学贷款的还贷和借贷的问题非常关注。近几年上海等部分地区就实行了生源地贷款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贷款追索相对方便一些,教育部对于这种政策持什么样的态度?这种政策是不是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提倡呢?
(2006-07-25 16:09:01)
[张光明]:
国家助学贷款是当前我们国家主要的助学贷款方式,发挥的巨大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推行助学贷款的工作中,部分省市采取了一些生源地的助学贷款方式,是大学生在他考学的地方或者他在家庭户口所在地向当地金融部门(一般是信用社,城市中可能是一些银行)办理贷款的方式,我们称为“生源地组织贷款”,我们认为是一种积极的资助方式。
(2006-07-25 16:09:52)
[张光明]:
这种助学贷款,是我们国家推行助学贷款的一种补充形式。各地推行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多经验,但是应该说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我们考虑全国范围内推广生源地贷款会把这个问题扩大化,造成全国范围面临的困难,所以生源地贷款在当地有它的特点,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我们欢迎推行一些生源地贷款的办法,特别是它能发挥新生入学时候的一些很好的作用。
(2006-07-25 16:12:53)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
请问崔司长,你对目前助学贷款的规模有什么评价?教育部对助学贷款的规模有什么规划?据我所知,目前我们国家经济形势比较好,2003年-2005年国税从两万亿增加到三万亿,国税的功能之一就是投资教育,因此投资的条件非常好,所以我想请问在这方面有什么规划吗?现在世界上投资教育的先进经验很多,可能你比我们知道的更多。
(2006-07-25 16:14:56)
[崔邦焱]:
第一,新政策新机制实施以来,我们国家助学贷款取得了很大进展,规模有了很快发展。我们从99年开始试点推行,开始是贷不出去,教育部领导、教育部党组,原教育部副部长宝清同志花了很大力气推进。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自抓,采取措施推,但是进展很慢。2004年以后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完善了,实施新政策、新机制以来,这几年进展很快。有的省市、有的学校比例很高,云南达到20%以上,有的学校达到30%多,这是第一句话。
(2006-07-25 16:15:33)
[崔邦焱]:
第二句话,目前发展不平衡。发放规模仍然满足不了目前高等学校规模情况下贫困家庭学生的需求。主要是因为有一些地方还没有落实政策,发放的情况不理想。今年教育部一项主要工作就是抓“不平衡”问题。
上半年我们派出了很多督查组到地方,去一些省市、去一些学校,大家一起研究怎么推进这项工作。我相信,这项制度由于这几年,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教育部领导的重视和推进,现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高等学校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认识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一些措施也比过去更加有利,我相信这项工作在今后会得到更大的发展,规模会有更大的提高。
(2006-07-25 16:16:56)
[香港大公报记者]:
最近一段时间香港高校在内地的招生引发了争论,有种观点认为香港高校是以高昂的奖学金抢夺内地的学生,内地高校面临一些竞争,请问您是否认同这种观点?你觉得香港高校的竞争给内地的一些高校招生和助学贷款制度,会不会应对这些变化做一些调整?谢谢。
(2006-07-25 16:17:59)
[崔邦焱]:
港澳在大陆招生,我们国家有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和措施。我在工作中了解到,我们贫困家庭的孩子,包括农村的孩子,仍然可以比较公平的报考港澳地区的学校。据我了解,港澳地区招收的是比较优秀的学生。贫困家庭的学生只要符合港澳地区高等学校招生的条件,也能够同样的被录取到港澳地区学习。
(2006-07-25 16:18:49)
[王旭明]:
应该说港澳地区大学到内地来招生是从1998年开始的,这几年来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进展,总的来看港澳地区在内地招生为内地的学生升学选择提供了新途径。同时对促进内地的高等教育发展和港澳地区的大学建设都有一定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这种交流,内地和港澳地区的交流对两方面的教育事业发展都有积极促进的作用。
对于您刚才所提到今年发生的一些新情况,我们已经注意到了,有关部门正在做进一步的研究,对于出现的这些新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我们也会提出进一步的措施。
(2006-07-25 16:20:06)
[中国青年报记者]:
请问崔司长,第一个问题,你刚才介绍中说到不是所有人申请贷款就能够获得贷款,从99年实施助学贷款以来,大约40%的学生被拒绝,没有获得贷款。即使在04年6月份实行新机制以来大概有27%的学生没有获得贷款,我想问一下为什么这个比例这么高?被拒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没有获得贷款他通过什么途径完成学业。
第二个问题,我们都知道越是名牌学校,无论是获得贷款还是资助体系,获得校外援助来说都是相对容易一些,而一些地方性的学校是相对比较困难的,尽管整个体系建立的相对比较完善,但对地方学校,他们怎么办?他们能不能获得更多的贷款,针对他们问题的解决有没有更好的措施。
(2006-07-25 16:20:59)
[崔邦焱]:
张光明给你解答一下。
(2006-07-25 16:22:32)
[张光明]:
确实,从数据分析来看,99年以来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和获得贷款的学生有很大的差距。2004年新政策、新机制推行以来这个差距在缩小。这是很明显的。这说明新政策、新机制实施以后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比例在大幅度提高。事实也是如此,绝对数和相对数都是如此。问题关键在于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并没有完全得到助学贷款的资助。
(2006-07-25 16:22:47)
[张光明]:
99年助学贷款推新以来,由于各种原因,由于政策设计的缺陷,以及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助学贷款工作非常困难,那种情况下,一部分学生是不符合条件,一部分学生是符合条件,但是银行在贷款方面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99年以来统计数字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没有得到助学贷款。
(2006-07-25 16:24:24)
[张光明]:
2004年以后新政策、新机制推行以来,获得贷款学生的比例大幅度在提高,但是仍然有27%的学生,申请了贷款没有拿到贷款。这也是事实。我们进行基层调查的时候发现是有这么几个原因造成的,第一,一部分学生是本身条件不够,第二,在一些地方的学校开展助学贷款开展的比较缓慢,这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基层地方,高等职业学校、高职学校工作进展很慢,所以有一部分比例学生没有获得助学贷款,这也是我们往下推动工作的重点。
(2006-07-25 16:24:52)
[张光明]:
对于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普遍意义来讲,这么好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在相对名牌学校或者重点学校可能政策落实效果比较好,各种政策推行起来比较顺畅。确实也是如此,有些地方学校或者说不太知名的学校怎么办?他们资助的条件差一点,包括助学贷款可能还有一些困难,进展比较缓慢,这些学生怎么办?这确实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挑战。
(2006-07-25 16:26:06)
[张光明]:
从政策上来说,全国统一的政策,应该统一的执行,效果应该基本一致。但是操作上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工作的情况、管理的情况不一样,自然条件也不一样,名牌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树立起来,要那些学校这么短时间树立起名牌也不太容易,名牌就是名牌,差距也是自然条件。
从资助渠道上来讲,名牌大学得到的资助渠道比较多,但是我们通过管理和政策应该弥补这些缺陷和不足,这要求我们在管理部门也好,地方政府也好,学校也好,抓住这些薄弱环节,做好有关工作才能弥补这些不足。
现在不光考大学要选择,考中学也要选择一下,家长还是要去选择,对于教育部门来讲,这是我们工作中的不足,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2006-07-25 16:30:01)
[日报记者]:
北京市是国家助学贷款最早的试点地区,我想问北京的贷款审批金额大概有多少?获得的贷款在校生占总在校生人数是多少?崔司长刚才讲有少数地处边远的大学生不了解这个政策,你刚才说是媒体宣传不够,但是提到的“绿色通道”,要求所有学校把这些材料和录取通知书一起寄给大学生的。不知道是不是同录取通知书一起寄送了。教育对针对这种情况有没有政策措施?如果这个政策推进不够,不按照教育部要求去做会有什么样的惩罚性措施?
(2006-07-25 16:30:21)
[崔邦焱]:
我们规定高等学校发录取通知书必须同时附上与学校有关的资助政策和措施,或我们教育部和财政部统一印制的国家资助标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学校不了解,刚才记者朋友说的对,我们宣传不够,刚才我是说有些信息到不了边远地方,应该说拿到通知书,通知书里面都有,应该了解。
可能有少数高等学校至少可能做不到或者做的不好,所以今年8月15号-9月15号要开通热线电话。我们按照教育部部长的要求,要会同有关部门组成检查组,抽查一部分地方和学校看看这方面的情况。到今年下半年我们会跟记者朋友报道这方面的情况。
(2006-07-25 16:31:24)
[崔邦焱]:
现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应该说在去年下半年以来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现在效果非常明显。为什么要采取比较重要的措施推进呢?就是由于个别省区这项工作启动不了,现在通过我们的工作,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加强领导下,工作有了很大进展。现在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这项工作都启动了。
绝大多数学校,这项工作的启动都开始了,问题是有些学校现在发放的额度比较低,尤其是部分独立设置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所以下一步我们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抓这个平台,主要是加强督查,共同推进,采取措施,把这项工作不断的推向深入。
(2006-07-25 16:32:57)
[崔邦焱]:
你的第一个问题我想请我的同事——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处副处长周春树回答。
(2006-07-25 16:36:04)
[周春树]:
北京高校里面35所是机关院校,我们反映的是地方院校,地方院校现在是24万人左右,比如湖南、河北都是80万人左右,所以相对数基本上达到7%-8%,这是在校生获得贷款的学生比例。
但是今年4月、5月我到北京市调研,除了国家奖学金以外,政府也建立了奖学金、助学金,今年他们要达到30多万人,所以它的资金比较充足,北京的生源基本上是本地招生,所以生源情况比较好。
(2006-07-25 16:36:55)
[记者]:
我非常赞同刚才主持人讲的要在学生中宣传贷款光荣的理念,从我们搞教育部的发布会来看,我觉得我们国家没有采纳这个意见。刚才中青报的记者讲申请、获得就是打了一个折扣。如果申请再往前推,还有没申请的,申请的只是一部分贫困的,再往前推就很多了。我们总说贫困20%,20%是理论上的需求,如果不申请就不能有现实的需求,我再穷我不申请贷款,谁能强迫我贷款。为什么有些人不贷,到大学里面一了解,再动员也有一部分贫困学生不贷,也有一部分不交学费的人也不贷款,最后就离开学校,所以发生了最后扣押毕业证的现象。我们的“绿色通道”是让他进学校的,进学校不能让你没有交待,四年上完学,拿毕业证就走了。对学生的这种教育,比如说一年级没有贷款,二年级还要动员,三年级还要动员。你贷了款才能交学费,这跟高校的利益联系得太紧密了。另外从国家角度来讲,“国家贷款指南”,这个东西应该是在高三的时候至少是毕业前就把这个东西发给他,刚才讲我们宣传有问题,但是至少从县一级的政府或者教育局都应该有《人民日报》这样的党报和党刊,他们会知道这个政策。这个学生在上高三要毕业的时候,学校根本没有和他说这个事儿,从教育内部来说,教育行政部门完全可以强令县教育局把这个东西发给毕业班的每个学生,应该把这个事情前移,让毕业生知道我如果考上大学,我可以贷款,如果我报一个低一点的学校可能学费稍微便宜一些,对学生做这些工作也是很重要的,我们说以学生为本,我希望以后介绍助学贷款的时候要介绍一下有多少学生不愿意贷,大学因为这些年招的学生,没有交学费,而学生离开学校了,大学现在欠了多少钱,问每一所学校,每一所学校我估计都是上亿的。从这个角度也说明,我们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推行了这么多年,学生欠学校的学费是越来越多。
(2006-07-25 16:38:17)
[张光明]:
看得出来你对我们教育情况非常熟悉。助学贷款实行这么多年来很多人不知道或者知道不贷的现象确实还是存在的。刚才说有些学生是贷款,有些学生不愿意贷款,虽然他很困难但是他不愿意贷款,我们进行过分析,一部分是碍于面子,有些从边远地区来的,人很朴实拒绝这种贷款。不光是他们,作为我们城里人来说,我们在座各位拿到贷款的也不是很多,不像西方的金融体制很发达的国家。我们的贷款比例是很低的,更何况深山来的学生不愿意负债,这样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是这个比例有多大,现在很难说,在学校里调研很多人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这个比例到底多大,我们确实没有办法掌握这个数。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有些学生虽然是贫困,他不交学费,也不贷款,这可能是政策擦边球,我不贷款、不负债,不欠银行的,我不交学费,我欠学校人情债,学校没有借贷关系,不负法律责任,不能把我怎么样,有少量学生是这样的状态,这就要我们去宣传和教育学生,现在也要求把助学贷款从新生就开始做,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来做,不光是资助他们,还要教育他们,这是高等学校的本职工作,这个情况只能说逐步的通过政策的实施和教育改观,但是这个情况确实存在。
刚才说我们的政策应该适当往前移,这个建议很好,当然还有成本问题、技术问题、还有什么方式的问题。如果毕业班每人都一份的话,这个量非常大,再说有些也用不着,这个成本稍微大一些,但是我们可以改进工作方式,目的是让他知道这个政策,特别是贫困学生知道这个政策,对于我们推动工作,解决他们实际的问题还是非常好的建议。
(2006-07-25 16:40:47)
[崔邦焱]:
你这个建议很好,我们今后工作一定改进,这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因为记者朋友都在,我们鼓励我们年轻人,考入大学的学生多渠道筹集经费、完成学业。我们鼓励考入大学和青年人靠贷款入学和完成学业。王旭明先生曾经讲过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引起了我们网民的评论,这个观点是对的,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是世界惯例。全世界所有的高等学校都是成本分担机制,高等教育不是免费教育,不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必须要交学费上学,是必须要个人和家庭负担部分成本的。所以说我们的学生,包括贫困家庭的学生不能说上大学我要免费,就应该靠资助,有这种观点的学生是不对的。有部分贫困家庭学生,没有申请贷款或者不申请贷款,其中有很多原因,这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这也是我们有些高等学校反映的客观情况,总是希望免学费,希望拿国家助学奖学金,希望特殊困难补助,我觉得你有困难,国家给予一定的资助这完全是应该的。但是我们鼓励年轻人,鼓励大学生多渠道筹措学习经费,提倡和鼓励大学生踊跃贷款,靠贷款来完成自己的学业。
(2006-07-25 16:43:06)
[王旭明]:
简单一句话,其实每个人都有这种观点转变问题,学会贷款,学会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儿。
(2006-07-25 16:44:42)
[北京青年报记者]:
请问在开学后热线电话有没有确定,能够给全国的学生和家长公布一下。崔司长说到助学贷款制定一个奖学金代偿的政策,相当于在偏远地区或者艰苦行业就业的学生可能是国家资助他,我想问就业以后,所谓的奖学金代偿,是由他毕业的院校还是他就业的单位和地方,所谓的艰苦行业大概是什么样的行业和地区?如果就业以后还叫“奖学金”合适不合适。如果现在正在制定,明年是不是可以施行。
(2006-07-25 16:45:15)
[张光明]:
热线电话的工作我们正在准备,基本上准备好了,去年开通以后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关注,我们收获也很大,对我们促进工作,给家长和学生解释政策,推动各地方、各高校的工作起了很好作用,所以今年我们继续开展热线电话,但是电话号码还没有准备好,在开通前肯定会跟各位媒体介绍一下,也帮助我们宣传一下。
(2006-07-25 16:46:04)
[崔邦焱]: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制度。这个制度的研究、制定和出台等有关问题,正因为刚才这位记者朋友讲到,这个制度设计的难度,“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如何界定?到哪儿算艰苦地区,到延庆算不算,是到大西北才算。所以这个是一个难度。
第二是资金难度,由于我们学校现在的财政隶属关系的不同,有中央部委所属院校,有省部委院校、有地市所属院校,由于这些原因,等等等等原因,现在目前政策的制定,有关部门已经进行了多次反复的讨论和研究,进展是比较顺利的,这项工作得到了财政部的大力支持,现在的文件起草工作进展的非常顺利,目前正处于报批过程中,我们抓紧工作,争取尽快下发。
(2006-07-25 16:46:47)
[王旭明]: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即将结束的时候,还是对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对我们这项政策表示的关注支持表示敬意。我推荐一篇《文汇报》对我们上次新闻发布会的报道,短短的一个方框把上次新闻发布会的七条信息用这么短的篇幅非常准确的凝练出来,信息量之大、之准非常难以想象,是一个实习记者李洋发的。我们教育者,实习记者的水平都如此之高,由此我看到了希望。
更多新鲜资讯、更大新闻空间,我们下次新闻发布会再见!
(2006-07-25 16:5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