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七 中国人首次漫步太空
[神七25日21:07-22:27择机发射] [太空行走须密切关注空间辐射及太阳爆发]
[翟志刚 刘伯明 景海鹏任神七航天员/简历/答问实录/分工/主要任务]
[27日出舱/取回80个飞船外实验品] 杨利伟谈神七 看实际情况决定出舱航天员
[如遇险最快4小时回地面 晚上发射意在白天出舱] [气闸舱门:生死之门]
安德鲁·埃里克森
琼·约翰逊-弗里泽
当中国的航天专家正在为神七发射做最后的紧张筹备时,来自大洋彼岸的关注目光也越来越热切。
“太空的特殊环境对于人类而言决不是可以‘到此一游’那么轻松的。神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拥有了先进的太空技术。舱外行走的宇航服设计要求的技术十分先进。它必须轻便以利于航天员行走,同时又要提供生命支持系统,还必须厚实,能抵挡太空小星体可能造成的冲撞。”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国家安全决策系主任琼·约翰逊-弗里泽日前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专访时强调指出。
“每一步都有技术飞跃”
弗里泽指出,“事实上,我们一直在关注神舟飞船整个系列。它的每一步,都有渐进性的技术飞跃,显示了中国发展载人航天的长远规划,是值得敬佩的。太空是一个空旷而危险的地带,探索太空的计划要成功既需要有政治支持也需要先进的技术保障。很明显,中国兼而有之。”
弗里泽认为,这次神七的舱外活动进行了谨慎、稳妥的安排,她指出:“我获悉,此次神七有一名航天员将进行太空行走,另一名航天员将身着俄罗斯制的宇航服在舱门处应急等候。这是中国航天员第一次进行太空行走,也是对中国宇航服的第一次考验,我也认为行走时间不会太长,另外有一个候补航天员也是必须的。”
“跳跃式前进、可持续发展”
美国专业太空新闻网站space.com指出,“与美国的太空探索历史相比,中国实际上是在跳跃式前进”。在安德鲁·埃里克森看来,这有多方面原因。这位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战略研究部“中国海事研究所”的知名太空专家,说起神七来一副“门儿清”的口气,“中国对载人航天有自己的系统规划、进行了长期的资源投入,而且有一大批素质极高的技术专家队伍——实际上,中国在航空航天技术发展领域近年来取得了全方面的迅速进步。”
埃里克森说,中国在太空领域的进展非常快,让世人瞩目,但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这一切都是以一种“讲求成本效益、可持续的方式”获得的。他说,这一点与苏联早期的一些太空载人探测项目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那些项目甚至不惜以危害宇航员的安全为代价,只顾追求眼前的政治目标。”
“两用型技术总会引发担心”
有西方媒体称,神七将释放“伴星”,这一技术意味着中国飞船将具有“太空猎星”的能力。对此弗里泽指出,“伴星”技术是军民两用型技术。“一般而言,两用型技术总会引发担心。不幸的是,大约95%的太空技术都是两用型技术,所以总是有种种疑问,质疑一个国家发展太空技术的目的所在。目前,西方对中国太空活动的担心很大程度上也根源于此。而且,西方许多人认为,中国较少向外界公开它的太空计划和意图。例如,许多美国人不清楚,中国的太空活动有多少是由中国军方主导的,又有多少属于中国民政管辖的?起码我和我的同事们都不知道准确答案。”
“我认为,所有国家都应当将自身太空技术发展的目的透明化,这样才能在各国的太空活动上建立互信。”(李颖、张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