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团队利用弹簧,将字模升降装置做成了一杆垂直方向的“秤”———只要在平衡的秤一端稍微施力,另一端就会上升或下降。最后用5公斤力,就能举起18公斤的字模。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员模拟活字印刷术的字模,上下起舞,在古人箴言的吟诵声中,一个醒目的“和”字凸显出来。这个节目得到了海内外观众的一致认可和高度称赞。日前,本报记者专访了开幕式舞美总监韩立勋。大到画轴月台、小到一束桃花,韩立勋和他的团队负责开幕式中所有的道具设计,而仪式中创最大亮点的897块字模,其诞生过程也最为艰辛。
思路 借助光电,表演与影像互动
2006年初夏,韩立勋通过竞标加入奥运开幕式的设计团队。按照张艺谋导演的意思,所有人都要先“洗脑”,就是把国内这几年各种开幕式的疲劳感,不认同感全都放弃。“我们看了各届奥运会、地区性运动会的开幕式,还到一些国家和工作人员沟通。大家一致认为,开幕式要展示中国文化毋庸置疑,但怎样去展示,这是当时我们最困惑的。”
张艺谋提出了四大发明。视觉创意组认为,字模最有表演性和可叙述性,承上启下,对人类文明的叙述具有连带关系,能够支撑整个表演。通过近一年的摸索,纸卷打开和字模表演成为最早确定下来的创意。“当时我们设定一万多个字模铺满全场,贯穿始终,从历史演到现在。”韩立勋说。
有观众反映开幕式借助光电太多,演员表演反而较弱,对此质疑韩立勋表示:“和影像互动,这是我们创意的重要风格,以往开幕式很少用。我们希望用新的样式来带动表演。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作支撑,开幕式会留下大量遗憾。我们要把太多的信息传递给大家,中华文明5000年,而并不像澳大利亚的历史那么短,表现相对集中。通过开幕式,我们要把中国文化讲述给全球,带动他们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