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亚伟教授在颁奖现场
2007年2月27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
我国速记泰斗、现年92岁高龄的唐亚伟教授发明的亚伟中文速录机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颁奖大会上,国家领导人向唐亚伟教授颁发了奖状和证书,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唐老亲切握手并热情询问唐老高寿。
这是唐亚伟教授发明的亚伟中文速录技术继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中文信息领域最高奖——首届钱伟长科学技术一等奖之后,又获得的一项殊荣。
亚伟速录是进行实时语言信息采集的关键技术,它采用专用键盘和专用软件对语言信息同步记录并转化为文字,是中文信息处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
目前,亚伟速录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家领导人的出访、高访会谈记录,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日常办公记录,各种会议记录,法院庭审记录,新闻采访记录,电视字幕、场记、录音整理记录,网络直播记录,口头创作、翻译记录,口授文件记录等。数以万计掌握速录技能的专门人才活跃在人大、外交部、法院、大中型企业及各种会议现场,形成了一个速录从业人员群体。
亚伟速录技术的应用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闻媒体报道方式。网络媒体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方便、更加自由的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手段。而有了亚伟速录技术应用的应用,在转播现场将语言信息同步转化为文字实时在网络上传递,实现了“文字直播”,大大方便了网民随时、随地、随意地获取信息的需求。亚伟速录技术还带动了网络访谈的发展,许多政府官员、社会名人、娱乐明星得以通过网络与公众现场交流。
亚伟速录技术的应用直接促进了我国法院系统人事制度的改革。1997年,最高法院正式发文,要求在全国法院系统大力推广使用亚伟中文速录技术,实现庭审记录计算机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旧有人事制度的局限,法院速录人才严重流失。为了稳定书记员队伍,2000年,最高法院又正式发文,决定打破以往从书记员到法官的模式,实行书记员单独序列管理。这项改革,从根本上保证了掌握速录技能的书记官队伍的稳定,我国法院系统从此加快了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步伐。
亚伟速录技术的应用还带动了一个产业和一个新型职业的兴起。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中国中文信息学会速记专业委员会有关专家,经过认真讨论,编订并颁布施行了《速录师》国家职业标准,标志着一个由亚伟速录技术创造的崭新职业的诞生。目前,相关配套国家题库、标准教材、教学大纲、辅导资料等已陆续出台,许多省市已经开始或着手进行速录师国家职业资格的鉴定工作,一批批掌握亚伟速录技术的人才成功就业,为社会开拓了一个新的就业途径和岗位。
与此同时,各大院校相继开设了亚伟速录课程,在秘书、英语、法律、新闻等相关专业增加这项技能。近年来,这些大中专院校已培养出许多熟练掌握亚伟速录技术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在秘书等工作岗位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使我国的秘书人员“回归”到熟练掌握速记技能的时代,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记录领导口述、企业内部会议,在竞争日趋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下,大大提高政府、企业的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出秘书“参与管理事务”的功能。
亚伟速录巧妙地将中文速记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有机地结合,创造性地设计了一击可录入两个汉字的专用键盘,独具匠心地仅用11个字母表示全部汉语拼音,同时结合人体工学、运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原理,采用“弹钢琴”般的击键方式,科学合理地实现了低强度下的高速度,成功突破了语言信息采集的瓶颈,做到“语音落,文稿出”,是国内首创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划时代专利技术。它的运用,进一步促进了汉语语言与现代科技的紧密结合,把稍纵即逝的语言转换成文字,为人们留下大量的信息资料和历史文献,为中文信息处理提供了一种高效实用的语言信息采集手段。
速度、时间、效率,是信息处理的主要要求。长期以来,由于汉字的特殊性,输入瓶颈一直制约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影响我国信息化的进程和汉字在国际上的地位。亚伟速录技术的深入研发和成功应用,尤其是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标志着我国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与信息化的国际大潮成功接轨。特别是在信息采集的速度与效率上,还取得了优于国际同行的骄人业绩,是中文信息处理发展高度的新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