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办法解决老难题 土专家树立新形象
“农民工”与“节能环保新技术”这两个听起来反差很大的名词,却在由南昌县农民建筑队成长起来的江西中恒建设集团珠海特种软基公司,被完美地统一在一起。
在多年的建筑实践中,由这个特殊的群体创造发明的两项桩基处理新技术——“全夯扩底灌注桩”及“新型柱锤强夯置换法”,不仅解决了复杂软土地质条件下建设高楼大厦的技术难题,而且实现了降低基础造价10%至40%的建筑节约、环保目标,先后获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专利。
专家们认为,这两项实用技术,不仅有利于当前建筑领域的节能降耗,而且有利于树立“农民工”这一庞大群体在社会转型期的新形象。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建筑选择了依水而居,然而由此带来一个棘手的建筑难题:沿海、沿江、沿湖地区的大量低洼软土地基如何处理。
有“建筑之乡”美誉的南昌县,在全国各地常年活跃着数十支农民建筑施工队,从业人员近十万,其中不乏技艺精湛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江西中恒建设集团珠海特种软基公司的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刘献刚带领一班人,在长期施工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了在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注桩盖楼的绝活。
——全夯扩底灌注桩技术。即通过全过程机械夯击内外两层钢管这一独特的成桩工艺,使灌注到地表以下十几米的柱形混凝土桩体,形成底部直径按要求扩大的特殊桩形,从而使整个桩体承载能力数倍增强、桩身质量显著提高的一种新型灌注桩技术。
这项技术一经提出就引起建筑专家的浓厚兴趣。10年来,在专家指导下,这项技术经过了700余组静载试验、5800余项动测检验和在广东珠海、东莞以及江西南昌、赣州等地约120万平方米建筑的实际考验。大量事实说明,利用这一技术灌注的桩基,单桩承载力提高了二到四倍,施工质量保证率为100%,同时解决了传统桩基常见的质量通病以及工程造价高、施工进度慢等问题。
目前,这项技术已由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编纂成包括设计、施工、验收等内容在内的一整套完备的“企业技术规程”。
——新型柱锤强夯置换法。即利用各层土体本身的抗压特点和经过改进的特制柱锤强力夯实,形成理想的复合地基持力层技术。
经过400多个单项工程、100多万平方米的实际建筑观测,使用这一技术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施工过程节能环保,省工省料。整个地基处理不费半点水泥、钢筋,相反还能消化利用城市拆迁的大量建筑垃圾。据初步测算,利用这一技术,每百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可节约钢材3400吨、水泥38000吨。同时由于这一技术机械化程度高,较其他处理方法节省工时50%以上,每平方米建筑综合造价可节约五元至20元。楼房建成后地基粘结性随时间延长而增强,建筑物沉降量小,不会出现因基础沉降而造成的建筑物结构裂缝。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熙龄,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高级工程师吴景柏等专家在实地考察后认为,这两套自主创新的建筑节能环保新技术,不仅具有明显的科学性、适用性和经济性,还由于它出自于“土专家”之手,因而更被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群体特色。
首先,这两项新技术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产物。1992年,由刘献刚率领的一支老区农民建筑队来到珠海经济特区,经济实力薄弱的他们只能选择乙方垫资额低但地质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的建设工地安营扎寨。面对珠三角特有的厚达十几米、几十米的软土、淤泥地基,一贯爱动脑子的刘献刚头脑中闪现出这样的念头:“如果灌注的桩基能像膨胀螺栓一样形成下大上小的特殊结构,那么其承载力必将大大增强。”特区巨大的生存压力迫使这群囊中羞涩的农民工将这一闪念尽快变成现实。于是,他们在这个谁都不愿涉足的软土地基上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攻关。
10年奋斗,这个特殊的农民工集体不仅在桩基施工技术上取得了创新性突破,而且在珠海经济特区逐步站稳了脚跟。
其次,这两项新技术是我国千万农民建筑工聪明才智的集中展现。打夯,在我国古已有之。上世纪60年代,法国人率先将这一古老技术运用到现代建筑的地基处理上,但在具体运用中,刘献刚等一班能工巧匠很快发现了法国技术在施工、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于是他们抱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技术革新。一是将法国人设计的直径大、高度小的扁锤改革为直径小、高度大的柱锤;二是根据不倒翁原理重新设计柱锤的内部结构,使之在夯击地面时受力均衡,始终“不倒”。
正是由于这两项革新,传统技术在中国大地上重新焕发出生命活力。经过改进的施工机械,起重设备的马力一下子由过去所需的80至100吨,下降为现在的15至40吨,同时地基挤密加固的有效深度提高了一至二倍。这样的神奇效果很快得到了中外专家的肯定,并获得国家两项发明专利。目前,10层以下的建筑均能使用这一节能高效的新技术。
刘献刚说,通过进一步完善,“新型柱锤强夯置换法”很快就能在10层以上的小高层建筑中使用,届时其节能、环保功效将进一步凸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