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科研人员无心科研根本在科研经费争取机制不合理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6 月 09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两院院士大会期间,院士们对于一些干扰科研人员全力投入科研的现象表示了担忧。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文采说,现在青年人才创新面临很多问题,一是申请不到研究项目,很多大的项目都是所长、主任通过行政方式成为负责人,青年人在给他们“打工”。而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国雄表示,现在会议扎堆的情况比以前更严重,他自己被开不完的会议搞得很苦恼。

许多科研人员被众多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所困扰,占用了大量科研工作时间。笔者认为,造成科研人员无暇潜心科研的根本原因,在于科研经费争取机制的不规范和不合理。

目前争取科研经费,许多时候需要“软硬兼施”,“软”的就是拉关系、跑项目,获得项目审批人员的认可。这样一来,参加各类会议、评比等等活动必不可少,否则就不能在圈子里混个脸熟,甚至会得罪人。“硬”的就是科研成果是否显著,也就是发表论文数量多少。可是发表论文数量多的科研人员往往就是手下干活的人比较多的,因为在大家基础相当的情况下,同领域中一个人做研究写的文章显然不如十个人的多。论文多的人申请科研经费多,科研经费多就干活的人多,科研成果也就多。在这样的循环下就形成了“马太效应”:科研经费越多的人越容易申请课题,科研经费越少的人越难以申请课题。因此,青年科研人员如果不给其他人“打工”,自己很难独立获得科研经费。

在实际中,有些科研经费充足的科研人员自己根本不做研究,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拿课题和找人干活。这些科研人员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各类机构的领导,他们由于工作关系,有权力、关系广,所以很容易获得课题。另一类是已经占有一定学术地位的所谓“老板”,这些“老板”由于已经在学术圈里混出了资历和地位,所以也很容易申请课题。在这两类人的示范效应下,一些年轻科研人员的目标都是捞个“一官半职”或者成为“老板”。

这种情况已经极大地危害到了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要根本消除目前存在于科研领域的这些不合理现象,除了改革科研经费申请和评价机制,没有其他的道路可走。笔者认为,科研经费申请和评价机制的改革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首先,限制各级各类官员申请各类科研经费。因为领导岗位的工作已经相当繁重,他们不可能保证足够的科研时间,如果他们全力以赴进行科研,那肯定是不称职的领导。这里的官员不仅包括在政府相关机构任职的官员,也包括在大学和科研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防止领导申请科研经费中可能导致的不公正现象,也可以让科研人员在行政工作和科研工作之间做出选择,而不是希望又搞科研又做官。这种机制也会促使各单位在提拔干部时慎重考虑,让那些已经退出科研一线的人员从事行政工作,而不是让一线科研人员“双肩挑”。

其次,申请课题经费不能以科研成果的数量多少作为主要标准。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一个人如果每年发表的论文多得离谱,不论是第几作者,都很可能有论文不是自己写的,因此应当排除其申请资格,因为他们有利用科研经费收买成果的嫌疑。如是,不仅可以防止科研经费申请中的“马太效应”,限制“老板”和保护真正的科研人员,而且可以有效防止论文随意挂名现象,净化学术空气。

总之,只有改革和完善科研经费申请机制,消除科研领域的不合理现象,才能真正“为年轻人奋勇创新提供舞台,为年轻人加快成才铺路搭桥。”

□麦小株(中国科学院学者)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