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 院士提出五条建议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3 月 3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国防科工委日前召开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院士座谈会,就如何构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鼓励自主创新、如何推进国防科研体制和机制改革等内容,院士们纷纷出招献策。其中不少真知灼见为其他领域、其他企业乃至各地加强自主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建议一:建立科学的科技发展观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成都分院研究员林祥棣说,在自主创新领域也有一个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表现在建立科学的科技发展观、大协作观、政绩考核观等各方面。

就科学的科技发展观来说,科技事业的发展需要三支队伍共同努力:第一支出点子、出创新思想;第二支实干攻关;第三支通过挑错使科技项目不断完善、更加客观。一些科技发达国家通常具备这三支队伍。建议建立第三支队伍,由老中青结合组成,每3年轮换1/3,以保证创新活力。

建议二:装备制造业尤需注重集成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研究员吴有生说,在装备制造业,集成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集成创新可以带动单项技术的原始创新,带动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装备技术的更新换代。不注重集成创新往往会事倍功半。

吴有生的看法引起一些院士共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王礼恒说,企业创新的重点是集成创新和再创新,除了自己建立研发平台、增加投入外,要重视产学研结合,集成各方成果,组成工程系统或产品,大力协同,追求系统优化、总体性能先进。

建议三:推动集成创新,必须加强大协作

林祥棣说,加强集成创新,需要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各个小核心开展大协作,而目前各创新机构小而全发展趋势严重,出现了大核心小协作的现象,不利于集成创新。

吴有生说,目前影响我国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不是技术,而是体制、机制问题。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研究设计机构虽然附属于各大企业集团,但它们是独立的经济实体,由于存在自身的经济利益,往往影响到各机构之间的合作,甚至一个部门内也难以实现科技资源共享。这实质上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在这种状况下,往往会追求小而全,难以形成小核心大协作的局面,影响到集成创新能力的发挥和增强。所以,促进集成创新,需要尽快着手积极稳妥地推进国防科技结构调整和科技体制改革,同时要加强顶层设计。

建议四:避免科技人才使用上的浪费

科技创新要通过科技人员去实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大响说,在科技人才使用上,技术一冒尖往往就提干,提干之后待遇往往会提高,在有的单位出现了几个技术尖子先后接班当书记的现象,这是对科技人员的重视,但是也带来科技人才的浪费。加强科技创新,应鼓励技术尖子继续搞技术,同时,他们的待遇也应跟上去。

建议五:企业创新要激励宽容并重

如何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王礼恒说,一方面,需要营造企业乃至社会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增强创新意识,鼓励勇于创新。创新是思维活动,没有强烈的愿望,科技人员很难投入创新并取得成功,因此要把创新内容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去培育。另一方面,鼓励原始性创新,关键要有宽松的环境,要宽容失败,不拘一格。科技人员精神上没有负担,才有利于创新人才破土而出。

来源: 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正处在大有作为发展机遇期
中国首批121家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获官方认可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