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2005年度中国极地考察报告发布 20多年来首次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2 月 1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国国家海洋局近日发布《2005年度中国极地考察报告》,这是中国开展极地科学考察活动20多年以来,首次发布此类报告。

《报告》全面反映了2005年度中国极地科学考察活动、极地考察后勤保障、极地科学研究主要进展和成果等情况。

根据《报告》记录,2005年1月9日22时15分(北京时间),中国南极考察内陆冰盖考察队成功登顶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冰穹A地区,并于1月18日3时15分(北京时间)确定了冰穹A最高点位置的高程为4093米。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极地考察舞台上,中国人凭借坚强的意志和无畏的精神,勇于开拓崭新的领域,首先开展了对‘南极冰盖最高点’的冲击并一举取得成功,实现了人类在南极的又一个梦想。”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说。

《报告》显示,2005年3月24日,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任务返回上海,此次考察历时151天,航程26500海里。同年11月18日,中国第22次南极考察队离开上海,前往南极中山站进行科考活动,并将于2006年2月底前离开中山站途经澳大利亚返回上海。

由于是中国首次发布的极地考察报告,《2005年度中国极地考察报告》还对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极地考察事业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根据《报告》,1983年,中国正式加入《南极条约》,成为南极条约组织成员国,并相继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南极科学研究委员会、南极局长理事会等最有影响的南极事务国际组织成员国。1997年,中国成为北极科学委员会成员,赢得了在国际极地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报告》指出,20多年来,中国的极地考察“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初具规模”,已形成“三站一船”的南、北极科学考察体系,即:1985年2月建立的南极长城站,1989年2月建立的南极中山站,2004年7月建立的北极黄河站,以及自1994年起开始承担南、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

《报告》统计,截至2005年底,中国已组织了22次南极科学考察、2次以“雪龙”号船为搭载平台的北极科学考察、2批次北极黄河站考察,至今全国已有3000多人次的考察队员亲临南、北极进行现场考察。

“目前我们正在为建立第三个南极考察站,也是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做可行性调研工作。”孙志辉说。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极地考察事业在世界极地考察中已占有一席之地,但与其他主要极地考察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必须迎头赶上。”他说。

孙志辉透露,中国今后将每年出版极地考察报告。(记者李建敏)

来源: 新华网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