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航天育种催化中国超级稻研究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5 年 08 月 1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经国内专家12日现场验收确认,作为再生稻连片种植的航天水稻“Ⅱ优航148”百亩示范片头季亩产859.28公斤,跃过了800公斤大关。这意味着继“特优航1号”和“Ⅱ优航1号”之后,中国超级杂交稻“家族”再添“航”字辈“新丁”。

利用航天技术将农作物种

子送上太空,通过宇宙辐射、微重力和弱地磁场等太空独有的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可使种子基因实现地面上难以实现的有益变异,从而缩短地面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中国航天育种研究始于1987年,是世界上唯一进行航天育种的国家。福建航天育种起步较晚,但以著名杂交稻专家、福建农科院院长谢华安研究员为首的课题组在航天杂交稻研究领域取得了领先成果。专家称,杂交稻是目前太空诱变表现最好的作物。

1996年以来,谢华安课题组通过返回式卫星和高空气球搭载,先后送“明恢86”“明恢82”和“明恢81”等杂交稻恢复系种子上天,回收的种子在省内福州、上杭、南靖和海南三亚等不同生态地点种植,穿梭选择。其中“明恢86”出现明显变异,且变异呈多向性。1999年,比“明恢86”植株更高、稻穗更长、米质更优、抗瘟性更强的恢复系“航1号”问世。

以“航1号”为父本配成的“特优航1号”和“Ⅱ优航1号”一“出生”就不同凡响,不仅在省内外区试中屡获高产,而且米质优良,在部颁优质米12项指标中,“特优航1号”达一、二级标准的分别有6项和3项,“Ⅱ优航1号”则各有5项。 2003年初,“特优航1号”通过省级品种审定,成为福建首个航天培育的作物新品种,也是全国首个通过省级审定的航天杂交稻新品种,标志着航天育种的重大突破。

近年来,“Ⅱ优航1号”后来居上,表现更佳。继2003年在云南创下了亩产1162公斤的航天水稻最高单产纪录后,“Ⅱ优航1号”去年又在尤溪百亩示范片创下亩产928.3公斤的纪录,成为全国首个百亩亩产突破900公斤的超级稻,跻身世界上利用航天科技育成的表现最为突出的作物新品种之列,迄今推广面积达200多万亩。今年谢华安课题组加大了示范推广力度,尤溪“Ⅱ优航1号”再生稻千亩示范片头季亩产达780.58公斤,沙县“Ⅱ优航1号”晚稻万亩示范片也很快将进行测产验收。

今年6月,“Ⅱ优航1号”和“特优航1号”双双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目前仅有的两个向全国推广的航天杂交稻品种。经过几年的航天育种探索,福建已贮备了一批性状特异、类型丰富的优异种质。据福建农科院稻麦研究所所长郑家团介绍,“Ⅱ优航148”和“Ⅱ优航2号”是另外两个颇具潜力的航天杂交稻新品种。(记者巫奕龙)

新华网 2005年8月14日

来源: 新华网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