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史以来覆盖种群最多、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离体抢救性研究和保护工程――野生动植物离体基因保护工程,近日在杭州正式启动。
有关部门期望用10年的时间,完成包括大熊猫、华南虎、冬虫夏草在内的2000种我国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物种鉴定的指纹图谱工作,并相应地建立起这2000种动植物的完整基因资源库。
本世纪以来,人类的工业化活动造成了许多动植物种的迅速消失,大量的动、植物种类濒临灭绝的边缘。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洪德元介绍说,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0%-15%的物种正在面临灭绝危机。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还拥有包括大熊猫、藏羚羊、麝香在内的一大批特有基因资源。然而,随着现代农业、林业的发展和盲目开发利用,丰富的生物种群遭到了大规模的隔离和破坏。在我国现有的动植物种类中,约有15%-20%的物种受到生存威胁。迄今为止,我国已有近千种濒危野生动植物被列入全球禁止贸易的物种名录之中。
目前,我国已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园和品种资源库等多种方式,对动植物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野外就地保护、人工异地保护。为了尽快抢救、更好地保护和永久性地保存这些宝贵的基因和物种资源,国家林业局和教育部近日在浙江大学联合建立了我国首个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启动了大规模离体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工程。
该中心一期投资7000万元,下设“濒危野生动物基因资源部”、“濒危野生植物基因资源部”、“濒危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等5个机构。中心将通过现代生物学技术,在抢救性地收集和保存濒临灭绝物种的基因资源材料的基础上,分别完成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基因组DNA文库和cDNA文库,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鉴定检测和基因资源信息网络的设施平台建设,并最终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基因资源库。
洪德元介绍说,中心目前已成功构建了39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库。他们计划再用10年使基因资源库的总数达到2000种,其中动物1600种,植物400种。“届时,这个庞大的保护工程将可以覆盖我国绝大多数的濒危脊椎动物和大约1/10的濒危植物。”
新华社 2002年4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