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4月17日报道 至昨日,已是震后第三天。接近搜救的黄金72小时,群众的安置和物资发放问题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赛马场是玉树州灾后最大的居民安置点。它在这一天经历了明显的变化。“从下午1点开始,我们进入了正轨。”该居民安置点的负责人州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罗松仁青相信一切都会有秩序。
“本地人外地人一视同仁”
赛马场是玉树赛马的地方,空旷宽阔,居住了五六千受灾群众。
这里有很多人不是玉树本地人,他们或在玉树打工或做小买卖。由于没有足够帐篷,一些互相认识的人躺在地上挤在一起睡。
昨天上午,他们接到了政府要他们登记的消息。几个人自发地做起了纸牌写着各地的地名,用树枝举着,不断有人聚集过来登记。他们盯着写在两指宽的纸条上的名字,眼睛里充满了希望。最后一共统计了712人。他们希望把名单交上去之后,就能住进帐篷,有吃有喝。
罗松仁青说,我们对本地人和外地人一定会一视同仁。
“帐篷发放有了严格规定”
帐篷!帐篷!
在安置点听到最多的是对帐篷的渴求。
希拉一家这两天只能住在一个运输车的底下,她9岁的女儿和她一起盖着自己的藏袍御寒。
她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拿到帐篷。
罗松仁青说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帐篷数量不够,确实有群众无法拿到帐篷而引起情绪波动。
他们对帐篷的发放有严格规定。按照轻重缓急依次发放。家里完全倒塌、有死亡的优先发放,然后是高危房。现在他们对房屋进行了初步鉴定,手里有了比较详细的名单。罗松仁青说,之前出现救灾物资无法落实下去,就是因为缺少这个程序。
昨天,赛马场又搭上了150顶新的帐篷。罗松仁青说,由武警搭好,按照名单,一家一家入住。
对于帐篷问题,玉树州州委副书记文国栋说,帐篷数量已经充足。问题是运进来需要一定时间。他说将会有大量的帐篷在昨天和今天运到。
文国栋表示,之前最大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群众最需要什么没有办法反映上来,灾情一发生,政府各级组织机构都受到了破坏,在最初以救援为主的两天,没能收集到充足的信息。
他说这会从昨天开始发生改变。
“需要什么就登记什么”
“就一句话,告诉我你们要什么。”昨天下午,文国栋在赛马场露天现场办公,他对赛马场居民点的几个负责人现场询问。
罗松仁青说需要警力,每天100名。文国栋当场打电话联系。
对于赛马场群众的情绪他多次询问。他告诉几个负责人,最重要的是赶紧挂起牌子,让群众知道在哪里能找到政府。
之前赛马场没有分片,文国栋要求立即按照不同的村镇划片居住。在每个片都要有临时帐篷支部,支起桌子,“群众需要什么,就登记什么。”
文国栋说,群众找不到政府,要求得不到满足,必然就有情绪。他们需要什么随时找到人,问题就能够解决。
罗松仁青认为,饮用水的缺乏也是最近的一个大问题。他说,由于地震,地下水受到影响,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恢复。玉树的河水在地震前就不能饮用。需要大量饮用水作为后备。
重新开始的生活
武警青海总队医院在赛马场巡回医疗。最大的体会是对药品的渴求。
昨天早上他们一到就有一两千群众围上来,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发放了3万余元的药品。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时有人过来,伸出手,希望拿到药。看到没有药,就指指记者脸上的口罩。
医疗队的李晓宏队长说,有的人并不是有什么病,拿到药他们就好像拿到了安慰。这场灾难让许多人内心都充满了惶恐。
马秀丽没有这么想。她家里全塌了,全家人都跑了出来。她对这份幸运非常感激。
她从家里掏出了炉灶,掏出了被褥,昨天,在到处是灰尘的赛马场,她烧了一壶水,地震后第一次洗了自己的头发。
她说不管怎么样,她都会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本文来源: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