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6月中国宏观经济逼近趋热警戒线 -"十一五"中国将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促进产业升级 答问 -中国投资50亿用于科技攻关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不是主要污染源 -大陆人可申请赴台接受医疗服务 任何医疗机构不得规避集中采购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收盘续涨 沪指收盘4471.03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中国洪涝灾害已造成128人死24人失踪损失逾89亿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6 月 1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记者16日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获悉,近期,中国南方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受灾严重,北方部分地区持续干旱并发展严重。

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显示,截至6月15日,今年洪涝灾害已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1224千公顷,成灾697千公顷,受灾人口2272万人,因灾死亡128人,失踪24人,倒塌房屋8.96万间(不含地震倒房),直接经济损失89.2亿元。

其中,6月份以来,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717千公顷,其中成灾面积443千公顷,受灾人口1424万人,因灾死亡63人,倒塌房屋6.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65.5亿元。

旱情方面。截至6月14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65亿亩,比多年同期平均多1500万亩,其中农作物受旱1.20亿亩(重旱4223万亩、干枯428万亩),旱地缺墒4208万亩,水田缺水317万亩,有1091万人、974万头大牲畜(多年同期均值970万人、611万头)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

据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介绍,北方和西南的部分地区受持续高温少雨和大风天气的影响,耕地缺墒加剧,旱情迅速发展,部分地区春播和在田作物生长受到很大影响,农村人畜饮水发生严重困难。6月7日以后,南方及西北部分地区出现降雨过程,四川旱作物旱情有所缓和,但华北和西北大部、黄淮西北部以及南疆等地高温少雨,旱情持续并加重。

程殿龙分析认为,今年中国的水、旱、灾害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局部地区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严重。全国因洪涝灾害死亡的128人中有111人系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所致,尤以四川、贵州和广东三省为重。二是大江大河水势总体平稳。除南方部分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外,其他大江大河水势平稳。三是台风登陆偏晚。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台风在中国登陆,较常年偏晚。四是北方大部分地区旱情重于常年,以甘肃、山西、内蒙为重。

程殿龙表示,面对严峻的水旱灾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防总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扎实推进全国防汛抗旱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15日,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区参加抗洪救灾干部群众174.1万人,出动船只6430艘,临时转移群众106.6万人,累计投入抗洪抢险经费3.77亿元。面对严重旱情,华北和西北大部、黄淮西北及南疆等旱区各级党委、政府紧急行动,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投入抗旱救灾。内蒙古自治区每天有200多万干部群众奋战在抗旱一线。宁夏自治区投入抗旱人数28万,出动车辆2400车次,完成抗旱补灌40万亩,临时缓解了40万人次的饮水困难。

目前,全国主要江河水势平稳,水位均低于警戒水位。与常年同期相比,除西江水位略偏高外,其他主要江河水位均不同程度地偏低或接近常年。(记者 姚润丰)

来源: 新华网

相关文章:
中国南方洪涝灾害已造成76人死亡 1356万人受灾
中国南方洪涝灾害已造成1063.8万人受灾 71人死
湖南南部遭受严重洪涝灾害 民政部启动四级响应
民政部启动应急响应 救助四川暴雨与洪涝灾害
2006中国夏季洪涝灾害
台风接连来袭 中国今年洪涝灾害严重
前5月我国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0.97亿元
中国05逾2亿人遭洪涝灾害 1660人死损失1662亿
民政部启动救灾四级响应 应对台风和陕西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严重 国务院安委会要求加强汛期安全生产
图片新闻: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