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无处不在
“炒作不是耐不住寂寞,而是使一切寂寞。炒作不是某一个人的无聊,而是使大众一齐无聊。”――《炒作学》
“凤姐”之后,被称为“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的街头乞丐“犀利哥”崛起。在蜂鸟论坛摄影爱好者屠先生的无意抓拍中,“犀利哥”有着“刘天王的鼻子和嘴,水岛宏的眼睛和脸型,韩寒的不羁,梁朝伟的潇洒,蓬松的头发、不屑的眼神……”引发网友热炒,他“欧美粗线条搭配中有着日韩范儿细腻”的衣着,“尤其那根色彩斑斓的腰带”更是亮点,影响力扩大到了日本。有媒体报道,“犀利哥”系精神有问题的流浪者。上周,已有女士指认他是失散多年的丈夫。
但这些在张一一看来,不过都是昙花一现,“我至今没看到他们实现了多大的商业价值。”
公关人士坦言,近年纸媒数量递减,宣传难做,“广告战”太过频繁令受众疲乏,“媒体投放这块遇到了瓶颈”。所以,一种新的公关形式――要在短时间内抓住目标群眼球――呼之欲出,“炒作”成为最易被接受的营销手段,它从而更深地潜伏进我们的生活。
例如天涯的一则人气帖,白领妈妈图文并茂,温情讲述儿子在7岁生日派对上,拉着保姆的女儿走出自卑的故事,其实是某比萨品牌的“软文”;而那句简单温暖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背后也是某传媒公司CEO敖春华的精心策划。
“‘王老吉事件’是炒作营销的经典案例。”北京铸人传播机构的负责人樊欢说。汶川地震中,“王老吉”率先捐款1个亿,有网友随即发帖:“王老吉太嚣张了,强烈要求从超市撤柜!”实则号召大家去超市买空产品以表支持。类似的帖子瞬间泛滥,“王老吉”一时热销。这件事后被曾炒出“天仙妹妹”的网络推手“立二”曝光,称该公司请自己团队煽动的。
春节前,也有一位朋友拜托记者在开心网上转帖:“懂鞋的同学入,知道这是什么牌子吗?发现牛人都在穿啊。”初看像白领交流帖,实际上是网推公司对某知名运动鞋的推广策略,其中搜罗了中外大牌明星穿着该鞋的生活八卦图,将气氛推至高潮,引来约4.5万人次转贴。
曾参与推广韩寒杂志《合唱团》的段东涛在采访中告诉《壹周》记者,当初也替杂志想过几个炒作方案。“找几个跟韩寒有关的点,比如说他是当代鲁迅,或者说他想骂鲁迅而不敢公开,然后让网络和媒体去回应,接着韩寒再出来喊话,带动杂志售卖。但最后都被韩寒否定了,他认为自己不需要这样的炒作,只同意跟五四时期李大钊办的杂志做比较。”这些方案最后都没落实,因为杂志至今迟迟未出版。
而“奥巴马女郎”事件在樊欢看来,反倒是个巧合。“那么高规格的国家宴请,进去得搜身,要事先安排太难。我觉得那组照片也是无意拍下的,一切炒作,都是事后策划。捡了便宜,反而说是自己推的,他想告诉别人什么呢?这样有什么别的意义呢?”
“现在网络上也有很多事件是偶然发生的,一旦弄出了点动静,便会有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公关公司或个人对外宣传是他们‘策划’的。这样做只是为了谋求更多的‘业务’,这很无趣。”张一一对此很不以为然。
他引以为豪的是去年为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节炒作的“卡通市长”,“全球数千家媒体参与报道,产生了轰动效应,张家界市长赵小明说我‘为张家界节约了至少1个亿的宣传费’。”就他而言能炒作政府官员的形象,“是一种较为深厚的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