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一文宣称,“在历史上,西藏从来没有经历过饥荒,乞丐人数也屈指可数。”事实是,历史上,旧西藏由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以及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的腐朽统治,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白灾(雪灾)、黑灾(霜灾)、红灾(战乱)、花灾(瘟疫)等多种自然和人为灾害,除了念经禳解之外,有效应对的办法并不多,其后果往往是饥荒和大规模的人畜死亡,疾病流行,乞丐比比皆是。拉萨、日喀则、昌都、那曲等城镇中,乞丐成群,到处可见满街要饭的老人、妇女、儿童。据统计,和平解放前的西藏拉萨有3.7万人,却有5000多名乞丐。
——把旧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下的寺庙幻化为传统道德生活的典范。《虚构》一文宣称,“寺院作为西藏纪律严明的教育中心和知识枢纽,是藏族传统生活方式的典范”。事实是,民主改革前,西藏寺庙占有全区耕地约121万克,还占有大量牲畜和牧场。仅拉萨的哲蚌、色拉、甘丹三大寺僧人就超过万人,共占有庄园321个、土地上万克,占有牧场450个、牲畜11万头、占有农牧奴6万多人,寺庙是西藏最大的高利贷主。美国记者安娜在《西藏采访记》中记载:“哲蚌寺总收入的四分之一来自高利贷,利率表面上为百分之二十,实际上要高得多。……当这种那种形式的债务堆积成山,无力偿还时,牧民就必须以‘个人作为抵押’,被沦为奴隶,为期二十五年,在那种苦难的生活条件下,他们很少能幸存下来。”已故十世班禅大师1988年4月接受《民族团结》记者采访时曾指出:“那时候,僧侣领主都有监狱或私牢。当时刑罚非常野蛮残酷。像剜目、割鼻、断手、剁脚、抽筋、投水等。在西藏最大寺庙之一甘丹寺就有许多手铐、脚镣、棍棒和用来剜目、抽筋等的残酷刑具。”
总之,旧西藏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达赖集团之所以煞费苦心地为旧西藏社会制度进行百般辩护,是因为他们始终是这一落后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代表,始终代表的是封建农奴主阶级的利益。1959年,他们为了捍卫这一制度“永远不变”曾不惜发动分裂国家的武装叛乱,叛逃国外后,也从未放弃过在西藏恢复农奴制统治的梦想。如今,旧西藏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的黑暗统治已为世界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达赖集团为了掩盖事实真相,不得不制造各种谎言以图欺骗世人。
署名文章:达赖挟洋自重必然失败
新华网北京2月19日电 题:达赖挟洋自重必然失败 益多
借助外国势力使所谓“西藏问题”国际化,对中国政府施加压力,最终实现“西藏独立”,这一图谋贯穿十四世达赖喇嘛五十多年流亡生涯。近年来达赖更是想尽名目在国际上窜访,乞求一些国家领导人接见。2月18日,达赖不顾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严正警告,执意窜美会见总统奥巴马,蓄意破坏中美关系,并在会见后腆然声称“我有责任为600万藏人代言”。但是达赖忘记了,历史早就证明,西藏的前途从来是包括西藏各族群众在内的全中国人民说了算的,而不是他和几个外国人说了算的。
所谓“西藏问题”是一个伪命题
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根本不存在达赖集团和一些外国势力所谓的“西藏问题”。所谓“西藏问题”是帝国主义为了侵略、瓜分和遏制中国而炮制出来的。1888年、1904年英国两次武装入侵西藏,但是由于西藏人民在全国人民支持下英勇反抗,使侵略者用武力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没有得逞,外国势力由此转而在西藏地方统治集团上层培植“西藏独立”的代理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接插手西藏事务,干扰破坏中国统一和人民解放事业。西藏地方上层反动集团为了永远维持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不惜与外国势力勾结,先是武力抗拒西藏和平解放,后是发动武装叛乱反对民主改革。1954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在藏人中招募特工人员,送到关岛、琉球、科罗拉多州等地训练,而后秘密送回国内,通过边境偷运、空投等方式给他们提供武器弹药,进行分裂叛乱活动。1959年3月达赖集团叛乱失败逃离西藏时,达赖身边紧跟一名美国中央情报局无线电报务员,通过随身携带的收发报机与外界保持紧密联系,指引为达赖集团空投物资。 >>>详细
海外一些华侨华人谴责达赖挟洋自重的行径
新华网北京2月20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新加坡、马德里记者报道:美国东部时间2月18日,美方不顾中方强烈反对,执意安排总统奥巴马会见达赖喇嘛。海外一些华侨华人纷纷谴责美国政府这一严重损害两国关系的行为,并指出达赖挟洋自重的行径必将惨遭失败。
新加坡国际问题专家杜平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达赖喇嘛总是以会见西方政要为荣,主要是为了保持所谓“西藏问题”的热度、制造舆论攻势、筹集资金、拓展生存空间等。如果缺少西方的支持,达赖的影响力将大打折扣。因此,达赖总是挟洋自重,在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制造问题与麻烦,制造摩擦点。
杜平同时指出,美国几任总统会见达赖在国际道义和公理上是站不住脚的。从实质上讲,西方国家需要达赖这样一个棋子,他们是在相互利用。不过,虽然奥巴马会见达赖,但中美关系的基本格局不至于发生大的变化。维护两国关系的良性发展,符合两国及世界的整体利益。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