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七月十三日电 (记者徐长安)中国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十三日在北京建议当局在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海域,建立渔船补给避风港,加强渔政设备建设,保护渔民作业安全。
此间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郑新立指出,海洋经济应成为拉动中国内需的新增长点。他说,中国有三百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和三万二千多公里海岸线,发展海洋经济有着优越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洋经济迅猛发展。二00八年海洋生产总值达二万九千六百六十二亿元,占GDP的百分之九点八七。水产品产量四千八百九十万吨,居世界首位。
但郑新立认为,当前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如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水平落后,局部海洋环境污染严重,海洋权益与相邻国家之间存在不少争议和纠纷,维护领海和经济海域主权的形势严峻,海洋经济发展缺乏总体规划和明晰战略。
郑新立认为,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在当前应对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中,应当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重点之一。他建议当局要确立蓝色国土理念,抓紧制定海洋经济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转变。
郑新立建议,支持天津滨海新区、海峡两岸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区、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带等开发开放,加大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和风电建设投入力度,积极发展海洋能源产业。
他认为,中国应适时实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重点由陆上向海洋的转移。为此,要加快海上石油、天然气钻探设备的研发、制造。
为实现养殖捕捞业可持续发展,郑新立建议,要积极扶持发展远海和远洋捕捞。在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海域,建立渔船补给避风港,加强渔政设备建设,保护渔民作业安全。扶持近海养殖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