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7·5事件受伤人数增至1680人 新疆政府全额承担伤者的治疗费用 -社保基金半年收益9.99% 基金业绩继续分化 国债频现部分"流标" -中小散户是股票上市首日买入主体 股市流动性最宽裕时候已过去 -领导干部问责规定印发 决策失误等将问责 -蒋孝严宣读共同建议 加强文化交流 两岸媒体互设常驻机构 实录 -"苏迪罗"登陆海南 未来3天江南华南35℃高温 北部地区普降暴雨 -中国将为中小学校舍建安全档案 粤就高考录取数据错向考生致歉 -内地股市升幅远抛印度 沪指累计涨71% A股入资金惯性上涨阶段 -季羡林北大灵堂今起接受师生和社会公众吊唁 弥留之际未留遗言 -奥巴马称无意出台新救市计划 要让新能源产业带动美国经济复苏
首页>>社会动态
季羡林遗体告别仪式定于7月19日举行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07 月 1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追忆梵巴语传承者怀念恩师

昨天下午4点,吊唁的队伍里出现了一支很特别的队伍。队伍的最前面,是十来名白发苍苍的老人,而队伍的后面,是几名正在读书的北大学生。

张保胜老人告诉记者,他是1960年入学的东语系学生,这次来的老人都是和他同一届的东语系学生。在这十多人中,包括张保胜在内的4人是梵巴语专业,也就是季老的嫡传弟子。他们这一届是季老在解放后招收的第一届梵巴语专业学生,当时共有17人,季老亲自给他们上了5年课。如今,这十多个人有的已经离世,有的已经转行,剩下继续研究梵巴语的寥寥无几。

排在队伍后面的学生是梵巴语今后的希望。梵巴语教研室教授段晴告诉记者,目前北大有三名梵巴语的研究生,而本科生今年刚刚毕业。段晴说,梵巴语永远不会是一门显学,它永远是一门象牙塔的学问。它很难,要求学的人聪明而且要耐守清高。

季老有雅号“三必先生”

北京大学社科部部长程郁缀昨天也排着长队祭奠季老。他告诉记者,季老曾经被同事封了个雅号叫“三必先生”。当时他已经是80多岁的高龄,但是文科工作会议他是每回必到、每回必发言,而且每次发言都有新意。他曾主张中国的文化已经“拿来”很多,是要“送”出去了,这个理念和如今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方针是一致的。

另外,季老一直反对对文科采取量化考核的办法,他认为应该注重质量。如今北大文科建设也正在沿着这个思路进行改革,已经在中文系等院系中试点用代表作制度取代过去的论文篇数的考核,提出“精品意识”。

程郁缀表示,虽然季老离开,但是国学将继续搞下去,并且将以季老为榜样,把国学继续光大。

季老自传挽救女孩生命

一名戴着眼镜、二十多岁的女孩在离开灵堂后抱着季老的书哭得不能自已。这名叫李飚的女孩告诉记者,自己是名佛教徒,在两年前已经皈依,本来遇到生老病死不应该哭泣,可是她实在无法控制。她虽然从来没有见过季老,但却一直认为和他“神交”,“其实季老可以算是我的救命恩人。”

原来,李飚在一年前因为失恋,痛苦得不能自拔,甚至一度想自杀。当时她看了季老的《我这一生》这本季老的传记,才知道季老在“文革”期间也曾经有过自杀的念头,但是后来能够勇敢面对。季老的经历给了她很大的启发,陪伴她走出了低谷。所以她昨天特地带着这本书,来感谢和怀念季老。(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周逸梅卜昌伟王铮)

来源: 京华时报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
北大季羡林灵堂接受公众吊唁[组图]
季羡林任继愈双星陨落震动学界 谁来继承衣钵?
任继愈 季羡林学术泰斗辞世 让大师的智慧照亮未来
季羡林北大灵堂今起接受师生和社会公众吊唁 弥留之际未留遗言
季羡林先生惦念弘扬国学 弥留之际未留遗言(图)
季羡林北大灵堂今起接受师生和社会公众吊唁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因病去世 享年98岁 生平 图集 任继愈逝世
图集:国学大师季羡林生活点滴
季羡林生平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9时因病去世 享年98岁(图)
99岁高龄季羡林受聘成为“开心学国学”学术顾问
"风风雨雨一百年":温总理对季羡林一生的感慨
北大校长首次否认盗卖季羡林藏品字画
北大否认季羡林藏品遭"秘书盗卖说" 山西"封口费"事件涉案60人
北大通报季羡林藏品事件 称"秘书盗卖说"没有依据
图片新闻:
中国城市生活成本全球排名飙升 北京上升至第9位(附名单)
6月中国房价同比首次止跌回升 北京二手房价格一天一涨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