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北京市应急办组织编制、北京市有关部门参加的《北京市“十一五”期间城市减灾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正式发布。在这份16000多字的规划里,把城市减灾应急体系重点防范放在了重大气象灾害、传染病疫情等11类29种突发公共事件里。
中心城每年建避难场所
《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避难场所建设任务。北京中心城每年要完成20至30处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150万至200万人)的确定和配套设施建设,各新城每年完成3至5处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6万至10万人)的确定和配套设施建设。
2008年奥运会前,完成中央商务区、奥运村、奥林匹克公园、各奥运比赛和练习场馆以及奥运官员、运动员驻地等重点地区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2010年前完成包括市、区县级公园,学校操场,体育场等所有大型避难场所的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基本满足市民疏散避难需要。
26.3万个探头应急指挥
目前,北京市各主要街道和路口都已经安装摄像探头,警方不但能通过探头对现场进行监控,也能对犯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在这次《规划》中,提出了重点建设图像监控系统,并指出该系统建设以北京市公安局视频监控系统为基础,有效整合全市视频图像资源,在此基础上逐步加以完善,实现资源共享。
据了解,目前,北京全市已安装探头26.3万个,94%集中在金融单位、大学校园、饭店、宾馆、居民小区。北京正加紧在重要部位、公共场所、交通道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安装图像信息采集设备。同时,整合现有图像资源,建立全市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大平台。北京市应急委专项指挥部可与平台互通,随时调取资料。
政府服务热线得到整合
为提高政府部门应对各类紧急事件和灾害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北京市公安局改造扩建现有110报警服务台,建立集接警、处警、情报综合分析研判、专家论证支撑、指挥决策5大功能于一体的市紧急报警服务中心,实现110、119和122等报警服务台联动,并逐步向统一报警服务号码过渡。
整合现有各相关部门的政府服务热线和公益性服务电话,在北京市政府便民电话12345的基础上,构建面向公众的北京市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受理市民非紧急求助及对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的批评、建议等,与北京市紧急报警服务中心之间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互联互通,实现报警救助电话的相互转接。
直升机将参与应急救险
《规划》指出,要采取政府统一采购,购置一批大型专用应急设备,主要涉及应急救援中使用的大型运输设备,救灾专业直升机,核、生物、化学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检验、消除等特种大型设备,以及备用通信网络设施、GPS车辆监控调度管理系统等。
据了解,抢险直升机将主要以北京市公安局配备的警用直升机为主。预计最多可以发动3架救援直升机赶赴重特大火灾和抢险救援事故现场执行任务。动用直升机可以将抢险力量从高空迅速运输到出事现场,从而有效避免因路面堵车而延误救援的现状。(记者赵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