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说丰年。在2004、2005年粮食连续两年增产的基础上,今年夏粮生产又上新台阶。当下秋收作物相继进入收获期,秋粮预计收成怎样?我国的粮食形势如何?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农业部部长杜青林。
今年自然灾害明显偏重
但粮食有望首次实现连续三年增产
记者: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在秋粮,但今年下半年以来干旱、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请问对全年粮食影响如何?
杜青林:今年入夏以来,干旱、台风、洪涝、霜冻等自然灾害和重大病虫害明显加重。就农业灾害而言,创下了五个“历史之最”。一是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伸入湖南等内陆后维持8级风力以上时间为历史最长;二是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的风力是建国以来所有登陆台风中最强的;三是重庆四川部分地区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四是内蒙古最近又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时间最早、范围最广的霜冻;五是长江中下游及江南稻区稻飞虱的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为历史罕见。
据农情调度,截至8月底,全国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粮食810多亿斤,分别比前年和去年全年损失总量多200亿斤和120亿斤。从目前情况看,今年自然灾害明显偏重。
记者: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增产1000多亿斤,据了解,如果秋粮形势看好,将有可能实现连续三年大丰收。这主要归功于哪些因素?
杜青林:今年夏粮又增产148亿斤,早稻基本持平。如果今后半个多月的时间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秋粮有望获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将首次实现两年增产1000多亿斤后,连续第三年增产。粮食生产之所以呈现稳定发展的局面,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连续下发了三个中央1号文件,支持粮食发展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三年多来,中央支持粮食稳定发展的政策框架基本建立。各地和农业部门狠抓政策落实,科技兴粮战略深入实施,促使粮食单产连创历史最好水平。
粮食生产易下难上
近两年粮食增产仍属恢复性发展
记者:粮食生产“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是达到1万亿斤生产能力。这个难度有多大?目前,粮食连年丰收,在一些部门和一部分人中,放松粮食生产的思想有所抬头,比如缩减粮食生产指标等。
杜青林:应当看到,尽管这几年粮食丰收,但总体上仍是产不足需。从1999年开始,我国的粮食生产连续滑坡,到2003年跌至8614亿斤的谷底,相比1998年的10246亿斤下降幅度达15.9%。这两年粮食生产仍属恢复性发展。
“十一五”要实现1万亿斤的目标,难度仍然很大,一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二是淡水资源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科技难有新的重大突破。与此同时,粮价走低带来的负面影响加重;自然灾害的影响趋于频繁。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市场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必须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
对粮食生产易下难上的客观规律要有深刻的认识。因此,我们对粮食始终要有忧患意识,始终要坚持立足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始终把国家粮食安全放在“三农”工作的首位。
加强粮食科技创新
我国粮食亩产可望每年增长1%
记者:我们有哪些“杀手锏”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杜青林:当前,要依靠科技进步、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单产水平,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的增产潜力。
一方面下功夫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现有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目前,我国同一类型地区粮食单产水平悬殊,高的亩产500—1000公斤,低的只有200—300公斤。同时,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粮食单产水平仍有差距。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等措施,可逐步使亩产提高50—100公斤。
另一方面坚持科技兴粮。目前,农业科技在我国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约为48%,农业发达国家在60%以上。我们要力争到2020年使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提高到63%。这是我国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的巨大动力。
据专家测算,只要加强粮食科技创新,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今后5—15年,我国粮食亩产每年增长1%是可行的。
同时,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做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复种指数,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5亿亩以上。
发展生物能源
只要科学规划就不会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记者:许多地方、许多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关键是经济效益问题。但随着粮食功能的不断拓展,粮食转化途径增多,这种状况是否会发生一个大的改变?
杜青林:各地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稳步推进订单生产,努力实现粮食过腹转化和加工增值。2005年全国粮食订单面积发展到3.1亿亩,占粮食播种面积近20%。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正成为建设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比如吉林省实施“粮变肉”工程,去年使全省农民人均增收100多元;预计今年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可达1300亿元,将成为省内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记者:继畜牧业、食品加工业之后,新兴的生物质能源也需要大量的粮食。粮食生产和贸易是否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杜青林:生物质能源发展不仅给我国农业带来新的挑战,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前几年生物质能源开发主要是转化陈化粮,未来要积极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还要在荒滩、盐碱地等种植高产能源作物,如菊芋、甜高粱、红薯、木薯等,既充分利用荒地等资源,又可提供大量的工业原料,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只要科学规划和引导,发展生物能源不会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但我们应该预见到,它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粮食生产和贸易发生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粮食结构调整的外延进一步拓展,适合制造燃料乙醇的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会有大的发展;二是粮食产品附加值将有大的提升;三是国际粮食贸易与格局将发生大的变化,我国粮食进出口宏观调控的难度也将随之加大。
如何应对生物能源的发展,第一,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第二,要加快选育、推广适合加工生物能源的作物品种;第三,力求做到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利用宜农后备耕地资源发展能源作物;第四,鼓励、支持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
记者:这样一来,土地承载的功能也多了。农业功能的拓展将给广大农户带来什么?
杜青林:农业功能的拓展带动了农民职业上的分工和分业。“分工”可以形成包括农产品的初级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等各个环节的专业化生产经营格局,有利于使小而全的无特征普通农户转变成为多种类型的专门人才。“分业”则是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促进更多的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进行职业的彻底分化,使农民转变成市民。(记者 张 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