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虎威不再
历史上,东北虎曾经广泛分布于西自贝加尔湖,东至鞑靼海峡及库页岛,北起外兴安岭,南达长城内外及朝鲜半岛的广大地区。清朝时期,东北虎的分布区被视为“禁地”,人类对东北虎的影响仅限于皇室狩猎。当时由于人烟稀少,森林繁茂,东北虎也是“虎”丁兴旺,以至“诸山皆有虎”。据WCS俄罗斯科学家估计,19世纪末,全世界东北虎的总数约有2000~3000只,而中国约有1200~2400只。
随着清朝覆灭, 禁区开放, 各地移民大量迁入东北地区, 东北虎也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由于人口增长、林区面积减少以及无节制的大量捕杀,东北虎的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其分布范围也迅速向北退缩。20世纪30年代,东北虎尚有500只以上,且大部分分布于中国境内。50年代以后,我国捕虎运动及林区人口数量激增,东北虎被迫迁移到干扰较少的俄罗斯远东地区,西南边界已退到吉林省辉发河流域和集安、浑江一带。
1953~1957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野外调查表明, 东北虎在中国的数量已不足200只。1974~1976年调查时,辉发河流域和鸭绿江上游集安县境内已没有虎分布,抚松县境内也仅存6只东北虎,至此东北虎分布区的西部界线已退缩到抚松以东。1981~1984年时,长白山一带的东北虎分布区四分五裂,形成几个孤立的分布区域。这意味着东北虎将难寻配偶、延续种族。上世纪80年代末期,长白山区的虎已经基本绝迹,只有少数个体残存于吉林珲春市。
最近两次的大规模东北虎数量调查是在1998年和1999年进行的,结果显示,吉林省长白山区东北虎的数量为7~9只,分布区也由20世纪90年代初散布于长白山区退缩为两个较狭窄的分布区。1999年,由WCS参加的国际调查队在黑龙江进行了两个多月的野外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的野生东北虎的数量急剧下降,从建国初期的400多只已下降至当时的5~7只。据WCS统计,目前全世界野生东北虎仅余500只左右,大部分生活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俄边境地区。调查表明, 野生东北虎在我国已处于灭绝的边缘,现存的东北虎大多是穿越于中俄边境的个体。若不尽早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我国东北虎野外种群将很难恢复。
消除威胁,野生东北虎种群
恢复仍有希望
东北虎在生态系统中处在食物链的顶端,对控制其他动物的数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礼记·郊特性》记载,我国当时每年农历十二月举行的庆丰收“大蜡礼”祭祀的对象就包括老虎。在我国许多地区,也是因为知道老虎的存在可以控制野猪的危害,也将老虎称为“山神爷”和“野猪倌”。
2008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评出了全球十大最濒危动物,东北虎位列其中。这意味着东北虎随时可能从地球上消失,如果人类不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行动,在下一个虎年到来的时候,在中华大地上我们可能再也看不到它们美丽、矫健和威武的身影了。
在我国,东北虎的致危因素主要有3个。第一是栖息地的丧失与破坏。多年以来人们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和森林采伐的加剧,对东北虎的栖息地造成了严重挤压和破坏,使“森林之王”丧失了家园。第二是猎杀。东北虎之所以被猎杀,是因为它们有美丽的虎皮,并且中国传统医药学认为,虎骨具有强筋健骨、祛风止痛等功能,对于虎的其他器官民间也迷信地认为它们具有神奇功效。第三,就是东北虎的食物——有蹄类动物因为栖息地被破坏和人类大量猎捕而数量锐减,导致东北虎难以生存。
东北虎数量稀少,且行踪隐秘,野外调查和研究都非常困难。然而,WCS的科学家却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过去近20年里创造了不少东北虎研究与保护的奇迹。利用先进的无线电遥测技术,WCS的科学家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对60多只野生东北虎进行成功追踪,获取了大量珍贵的野外资料,首次揭示了野生东北虎的社群结构、食性、繁殖、死亡以及它与人类及其他物种关系等重大科学问题,有力推动了东北虎保护事业的发展。在俄罗斯政府、WCS等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的积极努力下,过去50年俄罗斯的东北虎数量增长了十几倍,达到创纪录的500只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