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韩霁日前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了一批现代化的作物种质保存体系,国家种质库(圃)目前共安全保存39万余份种质资源,拥有的作物种质资源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一批创新种质和优异基因在育种上得到应用,我国正在由种质资源大国向种质资源强国迈进。
我国有7000年以上的农业开垦历史,是世界农作物起源的八大中心之一,在世界上666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栽培作物中,至少有136种起源于中国。在生物经济时代,这些种质资源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将在解决食物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乃至保障人民健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以来,我国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考察、收集、抢救了一大批珍稀作物种质资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先后组织了对滇、藏、新、吉、桂等省区,神农架、三峡地区、黔南桂西山区、“京九”沿线经济开发区等重要地区,以及野生稻、野生大豆、野生油菜、牧草、烟草等重要作物的种质资源考察和收集抢救工作,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基础。近年来,农业部已建立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67个,一批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重要作物野生近缘种和濒危种得到保护。
我国还建成了与长期库、中期库、复份库相配套的安全保存技术体系,与美国、印度的国家种质库并列世界三大种质资源库,保存的作物种质资源数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种质库(圃)目前共安全保存220余种(类)、1650个种(亚种)作物,总计39万余份种质资源,我国的主要农作物栽培品种已基本收集齐全。
通过对入库(圃)种质资源的鉴定,农科院初步筛选出优良种质近3万份,从中评价、创新出优异种质近2000个,至今已向全国1600多个单位提供了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种质资源6万余份。目前,中国农科院每年向科研和生产单位提供1.9万份(次)的农作物优异种质材料。
目前,中国农科院建成的国家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在全国建有42个种质信息服务点,每年向14万人次提供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和服务。直接作为品种推广的经筛选、创新优异种质168个,育种新品种427个,累计种植面积达2.6亿公顷,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