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苏州市环境状况公报/全文

2010年10月26日11:2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环境空气污染 农村生活污水 湖泊水质 地表水环境 高锰酸盐 污染物控制 除磷脱氮 地表水污染 首要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2009年度苏州市环境状况公报

苏州市环境保护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经苏州市环境保护局局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发布《2009年度苏州市环境状况公报》。

苏州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八日

目 录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

水环境状况 2

空气环境状况 4

声环境状况 6

生态环境状况 8

污染物排放控制状况 9

环境综合整治 10

生态市建设 12

循环经济建设 13

环境监督管理 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苏州市下辖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吴江市和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吴中区、相城区以及苏州高新区(虎丘区)、苏州工业园区。全市总面积8488.42平方公里,其中丘陵面积占2.65%,水域面积占42.52%。市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全市户籍总人口633.29万人万人,其中市区户籍总人口240.21万人。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面对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三区三城”为目标,全力做好保增长、促转型、惠民生、创和谐的各项工作,经济运行经历了下降、企稳、回升三个阶段,逐步朝积极方向转化,经济触底回升的态势得到巩固和确立,经济社会呈现和谐共进的发展局面。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774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5%。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4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67.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12939元,比上年增长10 .0%。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20元,比上年增长10.3%。

全市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圆满完成总量减排任务,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深入开展“蓝天工程”,有效解决一批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有序推进生态市建设,不断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全年环保投入达到271.4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51%,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3.5%,农村地表水达标率达到82.0%,市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到329天。

水环境质量状况

苏州市地表水污染属综合型有机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等。影响全市主要河流水质的首要污染物为氨氮,对氨氮污染物的控制成为改善全市主要河流水质的关键。

饮用水源水质

全市12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较好,属安全饮用水质。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水质达标率比上年略有提高。

河流水质

全市26条重点流域主要河流的水质基本保持稳定,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1条河流的总体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占监测河流的3.9%;13条河流的总体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占监测河流的50.0%;7条河流的总体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占监测河流的26.9%;2条河流的总体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占监测河流的7.7%;3条河流受氨氮指标影响总体水质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占监测河流的11.5%。水质较好的河流为太浦河和一干河,水质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流为十一圩港和张家港河。

苏州市区主要河流2005年-2009年综合污染指数变化情况见下图。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目标要求,京杭运河苏州市区段基本满足Ⅳ类水质功能目标要求,但受上游来水氨氮本底超V类影响,各断面氨氮指标均超过V类水标准。市区外城河总体水质基本达到V类水要求,距离2010年Ⅳ类水质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氨氮超过地表水V类水标准。市区内城河总体水质基本达到了地表水Ⅴ类标准,各断面氨氮指标均超过V类水标准,醋坊桥断面化学需氧量、总磷和生化需氧量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京杭运河苏州市区段、市区外城河水质自2006年起呈好转趋势,内城河水质自2007年起呈好转趋势,市区河流水质与上年基本持平。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