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资源、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省共有各级环境监测站116个,环境监测人员1515人。全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320个,项目总投资6.06亿元。城市污水处理率为68.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2.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47.8%。全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3.29%和6.0%。
全年共完成营造林849.2万亩。本年新增封山育林面积87.6万亩,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达2859.68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9.91%。全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473平方公里。年末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区15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85.02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43.59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84.24万公顷。
全年水资源总量2319.4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8%;人均水资源5122立方米,增加2.2%。全年平均降水量1339.6毫米,增加3.6%。年末全省水利工程蓄水总量70.5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3.1%。全年总用水量150.1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1%。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263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6.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09立方米,下降16.2%。全省人均用水量为332立方米,比上年减少0.6%。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7598.2万吨标准煤(等价热值),较上年增长5.92%。原煤消费量7951.4万吨,增长2.53%;石油及制品消费量645.55万吨,增长7.2%;天然气消费量4.98亿立方米,下降9.26%。全省单位GDP能耗为1.562吨标准煤/万元,(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下降4.79%。全年共实现节能量378.25万吨标准煤。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2.847吨标准煤,较上年下降9.78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为829.44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7.76%。全省单位GDP电耗为1654.94千瓦时/万元,比上年下降2.92%。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2720人,比上年下降11.9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48人,下降32.4%;工矿商贸企业(不含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380人,下降15.56%;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1.975人,下降23.75%。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038起,造成2082人死亡、5918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542万元;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为3.93,下降21.2%。
十一、人口、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与人民生活
2008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2.63‰,死亡率为6.31‰,自然增长率为6.32‰,比上年下降0.54个千分点。年末全省总人口为45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99.2万人,乡村人口3043.8万人。年末全省城镇化水平达33.0%,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表5 2008年人口数及其 构成
单位:万人
指 标
|
年末数
|
比重%
|
全省总人口
|
4543
|
100.0
|
其中:城镇
|
1499.2
|
33.0
|
乡村
|
3043.8
|
67.0
|
其中:男性
|
2350.1
|
51.7
|
女性
|
2192.9
|
48.3
|
其中:0-14岁
|
1026.7
|
22.6
|
15-64 岁
|
3158.3
|
69.5
|
65 岁及以上
|
358.0
|
7.9
|
全年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8.3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3.08万人。年末全省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4.7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1%。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250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077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7%。全省职工年平均工资24030元,比上年增长17.3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3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91元,比上年增长13.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9.6%。按2008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555万人,比上年减少42万人。
图8 2003-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