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赵纪东和张志强研究员在《2009科学发展报告》上发表了题为“地震能否预测”的文章,对地震预测、预报与预警的概念、地震预测预报的方法、地震预测预报的实践活动、地震预测预报的困难、地震预警系统的发展应用及如何科学面对地震的挑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文章首先介绍了地震预测、预报与预警的概念。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认为,预测(prediction)表示特定时刻点、特定地点和特定震级的一个地震事件,其概率取向是“大概率”;预报(forecasting)表示某段时间、某个区域和某个范围震级的一组地震事件的趋势,其概率取向是“小概率”;地震预警(early warning)是指地震发生后,离震中最近的地震台对已经发生的地震进行震级和破坏强度的初步检测,然后通过数据中心传递到可能受影响的地区,让这些地区能够提前几秒或十几秒采取应急措施。
文章接着介绍了地震预测、预报的方法。目前总体来说地震的预测、预报有三种方法:(1)地震前兆,主要以地震发生前的各种异常来对将可能发生的地震做出判断。(2)统计规律,根据历史资料统计分析地震的活动规律以及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以此对未来的地震趋势做出估计。(3)地质构造与地震物理机制,以对地质构造环境和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动力学过程的清楚认识来预测地震。
文章进而介绍了地震预测、预报的实践活动。基于统计规律,科学家们提出了可进行中长期预报的“地震空区”理论。尽管基于地震前兆和统计规律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缺乏对地震物理机制的科学认识,人类还很难对每一次大地震或大多数主要地震,做出准确的预测或相对可靠的预报。
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地震预测、预报的困难所在:(1)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由于地球本身结构的限制,人类目前还不能深入到高温高压状态下的地球内部直接观测震源、研究地震的物理机制。(2)地震的“突发性、破坏性”。大地震往往突然发生,人类无法准确预知。(3)地震的“复杂性”。地震是发生于复杂地质环境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过程从微观至宏观都表现出高度的非线性。
文章随后阐述了地震预警系统的发展应用。由于地震预测、预报的科学难题,人类发展了地震预警系统。当前,国际上典型的地震预警系统,已经在防震减灾领域及重大工程(如水坝、核电站)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应用。
最后文章提出人类必须科学面对地震灾害的挑战:(1)加强防震、抗震建筑的设计和建设。(2)加强地震应急避险知识的教育。(3)加强地震科学的宣传和教育。(4)在地震频发带尝试建立地震预警系统。(5)加强地震科学基础研究。(摘自中国科学院“科学发展报告”课题组撰写的《2009科学发展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