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汽车振兴规划最快本周出台 或含免征购置税 石油巨头罕见价格战 -三鹿经销商获赔60% 奶农尚未得分文 质检总局:今年重点盯企业  -发改委专家:1万亿投资或2月末进入实施阶段 经济最早2季度复苏 -东航去年套保亏损62亿元 五大电力集团未获国资委注资确切消息 -6000亿公积金建保障房 将率先试点中西部 京沪穗房贷优惠调查 -高层频频暗示 创业板牛年有望破茧 创业板标准已作进一步修改 -农民工返乡潮震川 百万人濒临失业 春运首日学生农民工唱主角 -中国七省市机构改革方案获批 中纪委:商业贿赂蔓延势头初步遏制 -银监会调信贷政策 中小银行可突破存贷比 受困危机企业可获支持 -中小板8只股票创新高 孕育新版"超级散户" 国资委誓言严管"大非"
首页>>减灾救灾
四川8个地震重灾市已有119万人实现重新就业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1 月 12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希望,是记者在木鱼中学听到最多的一个词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杨三军

时值隆冬,春节将至。《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于汶川地震过后8个月,再次走进汶川、青川、北川等四川地震重灾区,扫描灾区灾后重建的新进展,感受灾区的复苏与希望,触摸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

绝不让一个受灾群众挨饿受冻

三排联建的新房已经封顶,建筑工人正在加紧扫尾施工,工地上还忙碌着许多农民打扮的“帮工”。这是《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日前在地震重灾区绵阳市安县永安镇跃进村看到的热闹场景。

47岁的跃进村村民李文会是“帮工”之一。“一天工钱是50元到55元,挣点过年钱嘛!”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一边运砖一边笑着说,“估计能赶在春节前住进去。在新房里暖暖和和地看春节联欢晚会,还是让人很高兴。”

类似的场面,在四川各地震灾区随处可见。

来自四川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底,四川灾后永久性农房恢复重建累计完工56.25万户,为损毁农房恢复重建总量的44.54%;在建53.13万户,为损毁农房恢复重建量的42.07%;维修加固农房221.32万户,为需维修加固农房的100%。另外,对受灾群众自建的过渡房全面进行了加固、加厚等防风、防寒、保暖处理。

四川灾后重建工程量巨大,灾区建材特别是砖供应紧张,加之部分受灾群众重建资金不足、重建规划未确定等原因,这个冬天还有大量受灾群众将在自建的过渡房中过冬。

地处高寒山区地震极重灾区汶川县寒气逼人,日最低气温早已降到零摄氏度以下。然而,记者日前来到汶川县银杏乡兴文坪村民高志英家时,她在过渡房里的火塘边一边烤火一边绣着‘羌绣’。

这位58岁的羌族妇女说:“家里的房子被完全震垮了,山上的几亩地也被地震毁得差不多了,老伴又有病,家里负担挺重的,要是光靠我们自己,早就饿死了。好在政府想得周全,考虑到我家困难,震后三个月发了粮食和钱,2008年9至11月,又给我们家每人每月发了200元钱,这些加起来,过冬及开春的生活就没问题了。现在我儿子在县里跑运输挣钱,等到春节后天气暖和了,就修新房子。”

在地震极重灾区北川县曲山镇任家坪村,5组组长乔祥根说,全村人平耕地本来就少,只有4分左右,地震中又毁了大约40%。多亏了政府有临时生活救助和后续生活救助,否则村里人就算不在地震后饿死,也过不了这个冬天。现在这些救助资金和粮食都按要求发到户、落实到人头上了,群众过冬的生活没有什么问题,老百姓都感谢政府,说共产党好。”

2008年,四川先后遭受了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924”特大暴雨雷电灾害等大灾袭击,受灾群众的安全越冬面临严峻挑战。10月中旬以来,四川立足今冬出现极端严寒天气的情况,早谋划、早准备,以“保过冬住房、保御寒衣被、保冬春口粮、保卫生防疫,储备过冬物资”为抓手,全力确保灾区群众不挨饿受冻、能够安全越冬。

截至1月5日,四川各级民政部门已向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发放御寒棉被379.19万床、棉衣裤451.08万件(套)、取暖用品47.8万件(个),累计发放临时生活救助金83.8亿元、救助粮30.8万吨,救助困难群众700余万人。四川各重灾区还储备粮食、食用油112.4万吨和部分御寒衣被,确保“大雪封山”等大灾之时能够随时调用。

特殊政策已助119万人重新就业

四川省劳动保障部门统计,汶川特大地震导致四川省1.6万余户企业受灾,37.2万城镇人员失业,115.2万农业劳动者失去收入来源。

2007年,四川农村劳动力输出规模为2002万人,其中省外输出110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077亿元。大地震对四川劳务输出造成重大影响。震后两个月,四川返乡农民工达60万人。日益加剧的金融危机对国内企业的冲击,导致农民工返乡潮的产生。截至2008年12月12日,从四川省外返乡的农民工已达78万人。

“目前这部分返乡农民工马上找工作的并不多,但是春节后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矛盾会增大,各方需提前做好准备。”四川省职介中心主任、高级职业分析师吴江分析说。

1月5日,都江堰市胥家镇龙马村村民杨文萍从上海返乡过年。2008年7月16日,她通过上海市劳动保障部门在都江堰市举办的招聘会上,找到上海一家机件制造公司的工作。

“地震后我原来上班的企业停产。正着急时,上海一下子来了20多家企业招工。”谈起当时的情景,杨文萍历历在目,“刚上班时我还跟不上进度,公司领导对我很好,让我带薪参加培训,还包吃住。两个月后,我就转正了,月工资涨到1300多元,与厂里的其他职工一个标准。过了年,我还会去上海。”

杨文萍是四川众多因灾失业、后又重新就业的受灾群众之一。早在2008年6月30日,国务院就召集有关部委和对口支援省份在四川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解决地震灾区恢复工业生产和扩大就业问题。国务院颁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中,明确要求19个对口支援的省份为灾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自此以后,举行企业招聘会、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群众参与重建、支持企业恢复生产、扶持群众自主创业——来自山东、江苏、浙江等19个对口支援省、市的灾区就业促进行动接连不断,让从废墟中站起的受灾群众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仅对口援助都江堰的上海市,就累计帮助1700余名都江堰受灾群众实现到沪就业,帮助超过1800名都江堰受灾群众实现当地就业。

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家强说,“为促进灾区城乡劳动者尽快实现就业,全省在灾后迅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特殊政策。”这些特殊政策主要包括:对于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因灾失去耕地、林地等生产资料的农业劳动者,因灾无法返回原居住地的农业劳动者等,作为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并优先保证灾区零就业家庭至少1人实现就业,等等。

据介绍,截至2008年底,四川8个地震重灾市(州)已有119万受灾群众实现了重新就业,1500余户企业降低失业保险缴费率,800余户企业的9.3万名职工进行了失业预登记并发放失业保险金,1300余户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10亿余元。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1   2   下一页  



图片新闻:
住建部:地方政府不得越权出台刺激房市政策
环保部通报环评工作进展 暂缓审批11个高污染项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