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从巴马瑶族自治县到凤山,73公里山路要拐863道弯;现在,完善的公路网和基础设施引来“金凤凰”
一年多前,广西通过大会战,大大改善了东(兰)巴(马)凤(山)连片贫困老区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初夏的5月,记者走进东巴凤,亲身感受这里的变化。
坐在车上,透过车窗,眼前弯弯曲曲的山路盘在大石山深处,似乎在诉说大会战期间修路的种种不易。司机师傅说,以前从巴马瑶族自治县到凤山,73公里山路要拐863道弯,足足要开3个小时,现在1小时就够了。路边山体上到处可见裸露在外的青石,石山、石缝间,稀疏分布着“碗一块、瓢一块,蚂蚱一蹦跳三块”的风化田,种上了八角、油茶等经济作物。进乡镇,下村庄,一个个“东巴凤基础设施大会战项目”的标识到处可见。大大小小75321个项目,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山高石光弄场深,缺土少水难生存,青石莽莽铺大地,十家农户八家穷。”这首民谣唱出了当年东巴凤人的多少无奈!如今,东巴凤改天换地,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
大道出深山,引得“凤凰”来——大会战带来什么?
“如果没有大会战,东巴凤谈招商引资只是一句空话。”不少当地干部都发出这样的感慨。他们告诉记者,由于受基础设施落后的制约,东巴凤一直很难引来“金凤凰”。
造物爱凤山,这里矿产丰富,黄金储量占广西壮族自治区的40%。可是长期以来,凤山一直守着金山受穷。1993年,美国卡林顿金矿公司一位副总裁到凤山考察金矿,一路上,吉普车爬高山下陡坡,把他吓得满脸惨白。考察结束后,这位副总裁提出一个问题便一去不复返:金矿挖出来后怎么运出去?
大会战22亿元资金,16亿元用来修路,如今的东巴凤,已是广西公路网最完善的区域之一,大石山外的“金凤凰”一只接一只地飞来:福建一公司投资7000万元来凤山建设黄金冶炼厂,连澳大利亚的公司也投入9800多万元挖黄金……
东巴凤所在的河池市扶贫办主任罗盛怀说,“路就像东巴凤经济发展的血管,血管通了,经济就活起来了。”现在东巴凤成了一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热土,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这一组组激动人心的数字,东巴凤人大会战前“想都不敢想”。
龙头企业到,农业资源俏——农民怎样富起来?
东巴凤不乏资源,东兰的中草药、板栗和桑蚕,巴马的香猪、油鱼和长寿食品,凤山的八角、油茶和矿产都小有名气。但大会战之前,那些好东西都“藏在深闺人未识”。
在凤山宏宇木业门口,正在卸木材的江洲乡农民林世荣告诉记者,大会战前老乡们卖木材首先要用马驮到附近的机耕路,然后装上农用车送到相邻的平乐乡,再从那里转运到目的地。木材成交价每立方米约560元,其中运费就得花430元,“血汗钱全砸在了路上”。如今通乡柏油路建成后,运费只要80元,农民可以把更多的钱留在自己的口袋里。
大会战后,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培元神酒厂、润达制药、浙江花神、安徽华泰等龙头企业纷纷在东巴凤安营扎寨,当地很多农产品实现了就地转化加工。东巴凤昼夜温差大,适宜种桑养蚕。东兰县武篆镇色故村村民黄仁权家就种了5亩桑,“去年蚕茧都卖到13多元一斤,一年下来挣了1万多。”县长黄光华介绍说,县里把种桑养蚕当作脱贫致富的主导特色产业来抓,2006年全县6万户农民有1万户种桑养蚕,户均收入1505元。
在大会战的强力拉动下,东巴凤三县特色产业初步形成规模,板栗、八角、油茶、木材、蚕茧、中草药以及矿产等9大深加工企业,都正往做大做强的方向努力。在特色产业的带动下,2006年东巴凤三县贫困人口比2002年减少了6万人。
变各个击破为集中攻坚——大会战的经验能否推广?
东巴凤革命老区连片贫困,面广程度深,大会战之前,东巴凤也一直在实施整村推进等扶贫措施。
“以前扶贫开发立足于解决温饱问题,整村推进,一个点一个点地解决贫困问题是非常有效的。现在扶贫工作进入了缩小贫富差距的新阶段,不改善整个大环境,打通与外界的联系,点的发展必然会后劲不足,整村推进的效率必然会大受影响。大会战用系统工程的办法,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资金,以面为主攻点,以点为落脚点,以面带线再带点,这样效率更高,东巴凤的现在就初步证明了这一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胡德才主任这样介绍大会战的经验。
大会战扶贫经验能否在全国推广?胡德才认为并不难。他介绍说,广西各个部门针对东巴凤地区都有一定的项目规划,大会战只是把这些规划提前实施了。连片贫困地区脱贫不能只搞各个部门各个击破,必须大家一齐出力,整合资金,综合治理。东巴凤大会战后,各个部门都很高兴,因为投入的效益更好。尝到大会战甜头的广西现在又在大石山5县搞起了大会战。
大会战能否搞起来,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与社会扶贫司司长吴忠认为关键在于党委政府要认识到位,真正发挥扶贫部门的协调组织作用,“现在我们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阶段,是时候向连片贫困开战了。”
据记者了解,山西等省已经行动起来,山西准备举全省之力,支持晋西北、太行山革命老区和连片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实现“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十年大翻身”。( 本报记者 顾仲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