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人才结构与首都城市发展的定位也存在很大差距。根据《北京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北京将建设成为国际先进的创新型城市,届时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将在首都自主创新中发挥核心作用,而北京也将成为世界创新型人才聚集和产生的高地。但是,目前北京市人才结构总体上与首都建设国际先进的创新型城市尚有较大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竞争力。
北京的常住人口增长,主要不是来自自然增长,而是机械增长,即迁移增长。而迁移增长的人口,除了北京自身发展需要“人才引进”以外,更主要是大量外地进京人员的涌入。
与上海、深圳相比,这两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就业比例比北京高,大部分流动人口参与经济发展,北京则有更多的非就业人口,如学龄儿童、养老一族;在产业方面,上海流动人口的技能水平也要高于北京。另外,北京各区县间人口密度的差异之大,在国内大城市中也非常突出。
另外一个结构问题,是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的比例。过去研究认为,北京市流动人口占25%比较合适,而现在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1978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仅有21万,而2008年,北京常住流动人口达465.1万,约占常住人口的1/3。如此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聚集,向首都人口规划和人口服务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样的问题将会在“十二五”期间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集中影响,由此引发的教育、就业、交通等问题可能在“十二五”期间产生井喷。
首都经济一直持续快速增长,为我们优化人口结构提供了充足的经济动力,北京新的城市功能定位也呼唤与之相适应的人口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