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云南民族‘直过区’处于典型的‘教育贫困’状况,青壮年文盲率居高不下。”日前,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云南省民族委员会、云南省扶贫办历时两年联合完成的一项大型调查发现,云南民族“直过区”教育严重落后,许多地方老文盲未扫除,新文盲又不断产生。“直过区”人均受教育仅为3.95年,文盲率比全省高20.71%。
但是,调研组看到,虽然社会形态是可以变革的,但生产力和教育的发展却没有随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发生跨越式的突变。“直过区”教育贫困现象惊人: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拉祜族文盲率为90%;河口瑶族自治县有的瑶族村寨青壮年文盲率达95%以上;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福荣乡芒撒村,新中国成立至今从未出过一个高中以上学历的人,该村50岁左右的人基本是文盲,80%的村民只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
调研组认为,造成云南“直过区”教育贫困的原因之一是教育投入不足。
以2000年至2003年为例,4年里,云南省财政预算内基础教育投入分别为51.6亿元、62.3亿元、71.6亿元、78.4亿元,分别占当年生产总值的2.64%、3%、3.21%、3.18%,均未达标。不达标意味着4年间该省基础教育经费财政少投入了85.19亿元。“直过区”总人口占全省人口的2.87%,对“直过区”的教育经费投入至少少了2.45亿元。
调研组还指出,教育经费的不足,还涉及县乡两级政府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制度的缺陷。
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办学制度,虽然有利于减轻乡镇政府和农民的负担,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直过区”大部分县级财政收入只够发工资,无力承担“以县为主”的重压。
2000年时,国家就对云南边疆沿线和部分少数民族农村中小学生实行了“三免费”政策,部分“直过区”也享受到了该政策,但每人仍要交一定数量的粮食和伙食费,加上车费等其他费用,一个小学生一学期要开销数百元。对于大多处于贫困线以下没有存款的农户来说,是连一个小学生都供不起的。辍学率高,致使“直过区”的文盲和半文盲越来越多。
调查组在“直过区”的小学校看到的贫困刺痛人心:90%的学生没有像样的衣服,一年四季穿一身衣服,一双拖鞋;80%以上的学生没有一套完整的铺盖,又脏又小又薄又硬的被子在学生宿舍随处可见;学生们自己从家里带米和柴到学校,油、盐、菜靠政府发的每月17元的补助来维持,每人每天的伙食标准仅为0.58元。但是,大部分学生连这17元都没有。他们的碗里只有一些饭、一勺汤、两片冬瓜。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直过区”没有享受到国家的“三免费”政策。云南特有的15个少数民族,绝大多数属于“直过区”,其中只有布朗、普米、基诺、独龙等7个人口在10万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享受了该政策,而像傈僳、拉祜、佤等发展同样滞后的云南特有民族却没有享受到同样的政策。
“直过区”教师素质也令人堪忧。许多“直过区”教师常年待在封闭的村庄,与外界接触很少,有的人从来没有走出过乡。一些教一、二年级的老师看不懂三、四年级的书。一些地方的老师只有三、四年级的文化程度。加之教材与本地实际脱离,有些内容连教师都难以理解,只能要求学生背下来。
调查组成员指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直过区”很少被提及,甚至“直过区”的概念都已经鲜为人知。由于忽略了“直过区”的特殊性,特殊政策少了,一刀切的政策多了,导致发展基础很差的“直过区”缺乏强有力的特殊帮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虽然经过50多年的发展,但“直过区”经济仍以传统农业为主,许多农户的生产工具和50年前相比,只有数量上的增加,没有质量上的变化;许多农户至今没有商品概念,不知道种的菜、养的鸡、采摘的山货可以出售。
调查组强调,教育的严重落后,使“直过区”民众思想上至今仍受传统生活方式和陈旧观念的严重束缚,安于现状、不求上进。要让他们从愚昧的文化状态中解脱出来,靠他们自身是很难的。如果不给予特殊政策,加大教育投入,这些地方将一直治穷无门,致富无路。(作者:张文凌)
云南民族“直过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政府对云南边疆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13个少数民族聚居区,采取特殊的“直接过渡”方式,直接、逐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