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自己是北京人
觉得自己既不是北京人,也不是老家那里的人
新闻背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发布“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城市生活适应性”课题研究报告。这项研究于2006年开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辅以参观访问、座谈交流,对北京市大兴区、海淀区、丰台区、宣武区、东城区、西城区的13所学校共2395名中小学生的城市生活适应性及和谐相处状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的学校包括2所民办打工子弟学校、4所公办打工子弟学校、4所公立混合学校、2所未注册打工子弟学校和1所普通公立学校。调查的对象为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其中进城务工农民子女1650名,城市少年儿童745名。
八成孩子对未来充满信心
专家认为结果令人鼓舞、改变原有观点
报告显示,约七成农民工子女觉得生活幸福,对生活和自己感到满意,近八成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六成多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应该说,报告的结论令整个课题组意想不到,这次调查也改变了我们许多专家的观点。”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课题组组长孙云晓研究员说,仔细分析调查结果,许多数据令人鼓舞:七成多农民工子女喜欢学习,这个比例甚至超过了城市孩子。进一步考察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目的发现,近八成的人把“报答父母,让父母生活得更好”排在第一位,其次是“考上大学”。“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子女之所以好好读书,更多的是出于对父母的感恩,以及对改变命运的渴望,这份感恩之心令人感动。”孙云晓说。
此外,农民工子女普遍表现出吃苦耐劳、节俭、学习刻苦和坚强等优良品质。半数以上农民工子女与父母关系比较融洽,八成以上经常做家务或帮父母干活。多数农民工子女与老师关系较好,能够经常得到老师的支持和帮助,约六成对师生关系感到满意。
孙云晓清楚地记得他在北京海淀区巨山小学调查的情况。在这所公立小学中,来自22个省区市的农民工子女和北京市的孩子一起上学。这里的地上没有纸屑,教室整洁,每个学生的作业本都工整到可以展览,学生们做操时精神饱满,待人接物很有礼貌。这所学校的校训是“我负责、我能行、我快乐”,农民工子女令人振奋的表现,给长期从事青少年教育研究的孙云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多数农民工子女存在身份认同疑惑
专家认为三大倾向值得重视
本次调查的结果同样反映了一些过去不为人们重视的倾向性问题,令人关注。
首先是排斥和分离倾向。报告显示,超过1/3的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孩子互相拥有好朋友,但近一成的农民工不希望孩子与城市孩子交往,一成的城市父母不希望孩子与农民工子女交往。此外,还有12.6%的城市孩子和20.2%的农民工子女表示不知该如何与对方交往。
孙云晓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要防止排斥和分离的倾向,部分父母对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孩子交往的排斥态度,影响到了农民工子女对城市社会归属感的形成和他们的城市适应状况。正是基于这种互相不能很好融合的状况,一些学校采取了折衷的办法,把农民工子女单独编班教学,“这同样不利于所有孩子的健康成长。因为根据调查,与未注册打工子弟学校和民办打工子弟学校相比,公办打工子弟学校和公立混合学校更能够减少农民工子女在学校生活、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等方面的不适应感。我们不能让农民工子女在封闭状态中孤独地生长,而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创造更多便于交流的机会,引导城乡学生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其次是身份认同困惑。报告显示,近九成农民工子女认为自己不是北京人,一成以上表示自己既不是北京人,也不是老家那里的人。报告还显示,四成农民工子女感到北京人歧视外来打工人员。
在孙云晓看来,农民工子女在心理上远远没有真正融入城市,部分农民工子女甚至在身份认同上产生矛盾和困惑,成为“双重边缘人”。孙云晓在研究中发现,虽然很多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生活了很久,已经相当熟悉城市生活,但当问他们是哪里人时,很多孩子还是认为自己是“农村人”、“外地人”,有的犹豫着说“我也说不清楚我喜欢哪里”。有的孩子虽说想留在北京生活,但谈话中却一口一个“我们农村人”,这表明包含着尊重、平等内涵的和谐理念在教育应用中有待加强。
还有,农民工与子女的亲子关系质量有待提高。有两成多的农民工子女与父母沟通存在较多困难,四成多的农民工子女表示即使节假日或过生日时,“父母也不能经常带我出去玩”,还有一成多的农民工子女表示“父母经常打我、骂我”。农民工子女的父母普遍支持孩子的学习,但实际上只有不到一半的父母经常辅导孩子做功课或检查作业。很多辛苦工作,为了让孩子在北京有饭吃、有地住、有学上的父母,不理解在自己付出了那么多之后,为什么孩子还是不爱读书,难以沟通?
孙云晓至今记得他到北京市通州区为农民工父母讲课的经历,下课后,一位母亲当着孩子的面问他,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就是不爱读书?孙云晓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头,发现自己手上很粘,孩子可能很长时间没有洗头了。孩子当时反驳道,家里一本课外书也没有,我怎么去爱学习?
“农民工子女来到城市后,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和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家庭温暖有力的支持、不能与父母保持良好的沟通,将不利于他们的社会适应。帮助农民工父母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本身就是对农民工子女的一项扶贫。”孙云晓说。
报告提出五项建议
专家希望为决策提供依据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提出了5项建议,即大力倡导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和谐社会观念;加强和提高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社交技能;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改善其家庭生活条件;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实行同城待遇政策;建立适应人口流动的接纳性教育体制。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孙云晓还提出了一些平等教育思路:
城市公立学校和公立混合学校更有助于农民工子女适应城市的学习和生活。因此要尽快实现对农民工子女入学实行同城待遇,使他们能够与城市少年儿童一样进入城市公立学校读书,这是促进和帮助他们融入城市的重要途径。
跟着父母生活的孩子状况要好于留守儿童,进城后生活稳定的孩子状况要好于生活不稳定的孩子。因此,要尽可能给予农民工子女安定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家庭教育。
农民工子女目前虽然在北京可以上小学初中,但限于现今的高考政策,他们要考大学仍需回到原籍。他们可以更多地考虑上职业学校,习得一技之长。
“少年儿童时期是个体早期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农民工子女生活在城市,又不同于普通的城市孩子,特殊的社会和家庭背景,使他们在心理上经历着其他同龄人不曾经历过的压力和挣扎。这一人数众多的群体能不能融入城市生活,融入情况的好坏都会对他们的健康发展,乃至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产生重大影响。”孙云晓坦言,正是看到这一点,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才组织了这项调查,希望以此引起全社会的注意。“我们希望通过研究发现一些问题,成为政府决策的参考。”(记者 叶晓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