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人民日报》记者和新华社记者赖少芬报道:广东省青少年工作领导小组24日发布《广东省青少年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进城务工者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形成了“第二代农民工”的新特点,值得引起社会管理者的重视。与第一代相比,他们更多的是为改变生活方式和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而外出打工。调研结果显示,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精神生活需求,渴望继续学习,重视技能培训;他们希望融入城市主流社会的愿望特别强烈,更希望被尊重和认可。
2006年10月,共青团广东省委针对广东第二代农民工开展专项调研活动,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珠三角地区,选择珠海、中山、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等城市进行调研,重点了解第二代农民工的生存与发展状况。
调研数据显示,与第一代农民工求生存为主不同,学技术成为第二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大多希望有一技之长以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56.9%的第二代农民工认为打工是为了多挣钱,但也有高达62.6%的人未来有做老板的打算,“有自己的事业”是他们中不少人的最高理想。
由于第二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因此他们对文化精神生活也有着强烈的需求,很多人认为看电视、看报纸都只是较低层次的精神需求,但由于收入较低,他们只能选择比较廉价的文化消费方式。调查显示,31.2%的人在工作之余选择学习,56.2%的人希望当地有关机构能组织开展各种技能培训。
第二代农民工在选择工作时,非常关注“对人的尊重”,希望被他人尊重和被社会认可。调查中,第二代农民工对一些公司控制加班时间,进行人性化管理非常满意,认为这样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工作的信心和动力更大。
调查显示,尽管目前城市的管理、服务与青年农民工的实际需要相差甚远,但仍有27.4%的人希望一直呆在城市参与城市建设和分享城市发展成果。广东省青年干部学院青年研究所所长谭建光认为,这说明第二代农民工内心对城市的认同感和渴望融入的心理,他们希望参与城市种种公共活动,体现自己的价值。
第二代农民工在接受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不良风气和固有陋习的影响,出现了“娇子农民工”、“月光族”等现象。第二代农民工大多是刚刚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入城市打工,既没有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也没有吃苦耐劳的能力和精神,过分追求较好的生活,勤俭节约的品格逐渐淡化。调查显示,有68.5%的人收入主要用于自己的吃穿住行,工资很少寄回家,70%的人拥有手机或小灵通。一些人崇尚享受,注重攀比,非理性的消费观念让收入较低的农民工生活更加陷入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