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以人口计生网络为平台 加快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报告全文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1 月 2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以人口计生网络为重要平台

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2006年12月10日

当前,我国不仅面临着经济快速增长与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突出矛盾,而且也面临着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之间的突出矛盾。为此,应当在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

立足于我国现实,公共服务体制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在甘、宁、青、琼四省(区)农村调研的基础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认为: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人口计生网络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以人口计生网络为重要平台,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有很强的现实性和迫切性。

一、适应广大农民的现实需求,把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当前,分享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已成为广大农民最迫切的期盼。从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出发,应该把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取得实质性突破。

1.在现实情况下,充分估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短缺对农民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一系列惠农政策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但农村公共服务短缺的问题尚未在制度上得到根本解决,广大农民在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及低保等方面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农村公共服务的短缺,直接制约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其基本生活和长远发展均受到严重影响。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例,截至2004年底,我国仅有8个省份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关统计也表明,我国9000万农村老人中约有90%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再以教育为例,目前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调研的某些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甚至不到4年。其结果是,全国8500万文盲半文盲中的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

2.从制度层面着手,保障农村基本公共产品的供给。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短缺,有公共服务需求变化以及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但更重要的在于公共服务体制的缺位。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公共服务供给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国际经验表明,政府是公共服务供给的最终责任者,是“被问责”的主要对象。而在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政府的精力仍然集中于经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公共服务的供给;GDP“政绩观”强化了公共服务供给的难以问责,由此导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短缺。二是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体制。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联合国《2005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城市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81,而农村仅为0.67;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的初步测算则表明,公共服务因素在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中的影响为30%~40%,都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这一点。因此,必须从体制方面探究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短缺的成因,并采取措施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加快农村综合改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相联系,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外延在不断扩大。它不仅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而且也包括提高人口素质和生存质量等方面,例如降低新生儿缺陷发生率和临终关怀等,即把“生、老、病、死”都纳入考虑范围。这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农村的综合改革已进入新阶段。改革的重点将转向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等方面。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应当尽快把以人口计生网络为重要平台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到农村综合改革的总体框架中,通盘考虑。具体而言:第一,尽快成立高层协调机制,加强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统一领导。第二,坚持统筹兼顾、综合配套,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应当以“乡财县管乡用”为契机,强化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第三,把握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推进综合性改革试验和专业性、地方性的改革试点。可以优先考虑在西部某些贫困地区实行“先试先行”。

二、加快人口政策转型,充分发挥人口计生网络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国际经验表明,一国的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当前,我国人口政策在比较成功地稳定了低生育率的同时,也面临着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的挑战。

4.抓住有利时机,实现从侧重控制人口数量向侧重提高人口素质的转变。一方面,我国在人口增长方面已初步实现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但是,形势依然严峻。目前低生育水平很不稳定,反弹势能大;维持低生育水平的代价高。近几年,我国年均人口自然增长仍高达800万左右。新时期稳定低生育率的工作还不能松懈,控制人口数量仍然是我国人口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

另一方面,从提高人口素质和改善人口结构出发,人口计生政策转型更有迫切性。我国尽管是一个人口大国,但远不是一个人力资源强国。例如,我国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42年,仅相当于美国100年前的水平。这种情况远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更加凸显出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的迫切性。适应这种要求,我国的人口计生政策需要尽快实现从重点控制人口数量向重点提高人口质量的转变,并以此为重点全面规划人口计生网络的发展,使其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加快由单一计生工作向统筹解决人口素质的转变。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任务,不仅仅是控制生育环节,还包含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需要客观地分析人口计生网络和相关部门在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快人口政策转型:一方面,如果我国人口政策转型能够顺利实施,并且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养儿防老等现象的内在压力将会得到有效释放,相应地,也将大大降低计划生育的工作难度;另一方面,当前影响人口素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公共服务体系的不健全。通过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人口政策转型将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和优化人口结构。由此看来,新时期人口发展政策的重点应该转变到统筹规划和解决人口素质上来,并引导人口合理分布,这无疑比单一的计生工作更贴近农民的需求,从而更能够取得实效。

6.适应公共管理方式的变化,实现从控制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当前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之一是:从单向管理向互动沟通转变,参与主体不断扩大。适应这个趋势,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新时期的人口政策既要强调“计划生育是农民应尽的义务”,也要强调“合法生育是农民的基本权利”。在此基础上,利用基本公共服务等手段灵活调节,确保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保障人口安全。近几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深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也更加人性化。目前人口计生网络采取的 “以奖代罚”以及为不孕不育夫妇提供技术扶助等措施,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下一步应该继续加快我国人口计生政策的转型进程,加强人口计生网络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三、依托农村人口计生网络,整合农村公共服务资源

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公共资源。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调查表明,依托农村人口计生网络,充分利用并整合现有公共资源,可以大大节省构建农村公共服务网络的时间和成本,达到“时间短、投入少、见效快”的目的。

7.充分发挥和拓展人口计生网络优势,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对健全、遍及城乡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网络,该网络集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群众工作、社区和村民自治组织于一身。充分利用人口计生网络的队伍、服务、信息优势,有利于加快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1)以农村人口计生网络为基础,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队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广泛的社会组织资源作支撑。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形成了一支工作能力比较强的人口计生队伍,他们懂得并了解如何满足农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建议以此为基础,建立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的组织体系。

(2)以农村人口计生网络为中心,建立全方位的农村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设需要一个完备的信息系统,以准确反映不同地区农民的公共服务需求信息。目前人口计生网络的信息系统比较健全,涵括了农村人口信息等多方面的资料。因此,可以在现有人口计生网络的信息系统基础上,尽快整合相关农村公共服务信息渠道,建立相对完备的农村公共服务信息系统,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3)积极稳妥地拓展人口计生网络功能。从现实情况看,人口计生网络还有相当大的功能拓展空间。当前至少可以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将农村最低保障与社会救济作为功能拓展的突破口。我国已经具备了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社会救济的财力。但这项工作要取得预期效果,需要加大基础性工作的力度。寄希望于民政等部门在基层建立一套类似的“进村入户”的系统,短期内尚不现实,也不符合范围经济的原则。可以考虑把这项工作纳入到人口计生网络内。第二,为农村提供公共卫生与预防保健。发挥人口计生网络的既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农村卫生保健等方面的不足。可以通过人口计生网络免费为农民提供公共卫生与预防保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乡镇卫生院为了基本生存而被迫采取的一些营利性行为。第三,为其他部门的农村工作提供重要支持。人口计生网络可以发挥其网络优势,为相关部门提供准确信息,使其及时掌握基本情况,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效衔接。换言之,利用人口计生系统的现有网络,其他部门也可以深入到农村,从而在相关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8.以优化资源配置为原则,建立农村人口发展服务中心,逐步整合农村公共服务资源。我国农村传统的公共服务机构分布在乡镇政府及“七站八所”中。利用人口计生网络,通过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仅可以加快乡镇事业机构改革的步伐,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根据我国农村现实情况,建议在计生服务站的基础上成立“农村人口发展服务中心”。这个中心承担计生服务站的基本职能,包括稳定低生育水平、普及婚育知识、提供产前产后服务等;同时逐步拓展功能。本着“成熟一个,整合一个”的原则把乡镇政府及“七站八所”中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事务逐步纳入到农村人口发展服务中心,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同时,把这些机构中盈利性质的事务推向市场。这既可以减少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重复、浪费,又可以形成政府与社会在公共服务供给上的良性互动,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效率。

9.妥善处理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计生与卫生的关系。以人口计生网络为重要平台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应当兼顾多方面的利益诉求。从技术层面看,与农村人口计生网络的服务比较接近的是卫生部门。人口计生网络与卫生系统存在某些资源和业务重合的现象,导致了两者之间出现冲突。为此,需要协调好人口计生网络与卫生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形成有效合力。

从各自特性和路径依赖出发,我们认为,比较现实的选择是:卫生系统可以定位在国有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医疗秩序维护和医疗市场监管、建立基本的医疗保障体制(包括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而人口计生网络的定位主要体现在统筹人口发展、农村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为农民提供基本保健与育龄妇女服务等。后者的作用更体现在政策层面,而不是局限在技术层面。

在有效分工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形成竞争与合作的局面,以加快建立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卫生系统的技术能力。人口计生网络可以把其技术服务委托给卫生系统,两者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农村人口计生网络,减少卫生系统在网络建设上的重复投入。卫生系统可以借助人口计生网络,动态了解农村公共卫生情况。在实践中,应当考虑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例如人口密度、地方病等),采取符合当地的模式,不强求高度一致。

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以人口计生网络为重要平台创新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安排。在推进这项制度的同时,也需要加快相关制度环境建设。

10.以人口计生网络为平台加快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必须推进政府转型。由于乡村自治和农民组织发育处于初步阶段,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仍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因此,必须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责任与义务。只有具备了这个前提,才能更好地发挥农村人口计生网络的优势,加快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阶段,应当针对农村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出台相关的政策,解决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问题。目前一些“政策” 往往政出多门,没有综合考虑公共服务短缺的症结以及公共政策的外部性,导致部门间难以形成合力。以人口计生网络为重要平台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必须统筹设计相关的经济社会政策,积极推动政府转型。

11.尽快使人口计生的相关政策制度化和法制化。广大农民对人口计生政策的转型非常欢迎,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疑虑,主要是担心国家政策不稳定。因此,建议把“以奖代罚”等人口计生政策尽快制度化和法制化,稳定广大农民的预期。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既可以进一步降低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的难度,为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提供制度基础;又可以保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建立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以人口计生网络转型

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中改院甘、宁、青、琼四省(区)调查报告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调研组

2006年10月15日

作为农村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基本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农村的长治久安。如何有效发挥各方积极性,加快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2006年8~9月,受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人口计生委)委托,结合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课题研究,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派出两个调研组,分赴西北三省区(甘、宁、青)和海南考察。调研组共考察了4省(区)7市(县)10乡镇,对其中的6个乡镇及部分农户进行了走访与入户访谈。

一、农村人口计生网络的现状

调研结果支持如下结论:农村人口计生网络在农村各工作系统中最为健全,“进村入户”是其形象的写照。各地都已形成了完整的、遍及农村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网络。

1.农村人口计生网络的总体情况

从调研情况看,四省(区)农村人口计生网络总体上比较健全,在基层均形成了“县(市)有人口计生委、服务站,乡镇有计生办、计生服务站,村有计生专干、组有计生信息员”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网络。例如,甘肃省建立了省、市(州)、县、乡、村、组(社)、育龄妇女自管小组等七级计划生育管理网络;省、市(州)、县、乡四级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宁夏形成了“以自治区计划生育生殖健全技术指导中心为龙头、以市级计划生育指导站为中心、以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为主体、以乡级计划生育服务所为基础、以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提供流动服务”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

基层计生服务站多数设置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比较关心的是:在以往改革中,一些乡镇被撤并,计生服务站是否也会随之进行调整,从而影响服务的供给?调研中得到的信息消除了我们的顾虑。基层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在历次改革中,由于人口计生工作的特殊性,人口和计划生育机构都是必保对象。计生服务站不但没有撤销,甚至有所加强。例如,除常规的乡镇计生服务站外,宁夏近两年还为其南部山区8县和红寺堡开发区配备了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但是,通过调研我们也了解到,在这种“强化”的背后,其他单位也在一定程度上把人口计生网络当作其分流人员的“蓄水池”,从而影响了人口计生网络整体素质的优化和提高。

2.农村人口计生网络的队伍建设

从上世纪70年代起,计划生育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基层政府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主要定位是执行,大都面临着“一票否决”的硬约束。因此,各地基层政府在人口计生网络的队伍建设上不遗余力,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比较稳定的人才队伍。

(1)规模较大。就省一级而言,我们在座谈时了解到,整个甘肃计划生育行政管理人员有23万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有5700人,计划生育协会会员有200万人。相对甘肃省2600万人来说,计生队伍十分强大。但从中可以看出,相对于技术服务人员的规模而言,人口计生网络的行政管理人员相对较多,结构有待优化。

(2)素质较高。据敦煌市计生局张宏副局长介绍,“乡、村、组三级计生管理干部和技术服务人员都经过广泛选拔、竞争上岗。文化程度较高、综合素质较好、协调组织能力较强”。我们在永靖县太极镇计生服务站考察时了解到,该站几位技术服务人员都是正规护理专业毕业,业务娴熟、服务意识强。

(3)相对稳定。这一点在我们考察的几个地方都得到证实。在宁夏,全区188个乡镇计生专干、村级计划生育联络员的报酬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宁夏村级计划生育联络员还享受相应的干部待遇,年报酬可达3500-4000元。

3.农村人口计生网络的硬件配置

调研组对甘肃敦煌市七里镇、永靖县太极镇、宁夏贺兰县常信乡等计生服务站进行了实地考察。从调研情况看,相对其他的农村工作系统,农村人口计生网络的硬件条件比较好,重要设备基本齐全。

以太极镇为例,该镇计划生育办公室现有房屋13间,设有办公室、流动人口办公室、微机室、宣教室、包村专干室和器械仓库室。该镇计生服务站有服务用房8间,面积120平方米。包括B超检查室、宣传教育室、药具(药房)室、妇科检查室、手术室、咨询室;配备了无影灯、手术床、B超机、乳腺诊断仪、乳腺治疗仪、蒸汽消毒器、双目显微镜等医疗设备和器材;另外也配备了投影仪、影碟机、电脑等普及婚育知识的辅助设备和器材。

二、农村人口计生网络的转型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最近几年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已发生根本转变:管理与强制色彩弱了,服务色彩浓了。农村计生工作重点的转变,使育龄夫妇真正得到了所需的服务。

1.人口计生政策初步实现从行政强制过渡到“以奖代罚”

我们调研的四个省区均实施了“少生快富”工程。用“奖励少生”代替“处罚多生”,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生产,走“少生快富”之路。在西北三省(区),自愿生一胎的家庭,将一次性享受到3000元的奖励;60岁以上的独生子女户、双女户父母每人每年能享受到600元的扶助金;个别省份,由省财政出资,配套补助每人每年100元(总额达每人每年700元)。在海口琼山区的调研则表明,该区红旗镇制定了更为优厚的“少生快富”政策。纯二女结扎的或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家庭,各种政策性补助高达6500元。

2.人口计生工作方式逐步从强制措施向人文关怀转变

过去人口计生工作的强制性在我们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这次调研让我们看到,计生措施更加趋于人性化,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有些计生服务站设置了“悄悄话”室,在保证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为育龄夫妇提供生殖健康教育、婚育和心理咨询等,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情结。除此之外,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的服务色彩也在不断增强。我们在甘肃敦煌了解到,目前基层计生信息员在育龄妇女产后必须上门拜访三次,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农民对这种人文关怀给予了很高评价。

3. 在专业化的基础上,人口计生网络的工作范围逐步扩大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稳定低生育水平和提高人口素质的前提下,目前农村人口计生网络的工作范围也在逐步扩大。例如,为了抓好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局主动聘请农村计生信息员,作为其在农村的食品监督员,承担起农村食品监督的部分责任;下一步还准备把药品监督的部分职能也交给农村计生信息员。有些地方则充分利用县乡计生信息系统,发布农业技术信息与农产品销售信息,帮助农民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4.人口计生政策转型成果初显

人口计生网络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型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它使人口计生工作人员与广大群众的关系更为融洽。永靖县太极镇中庄村计划生育专职副主任姬英秀的体会是:“以前开展计生工作要费很大力气,而且群众还不理解,甚至孤立我们;现在人口计生政策转变后,我们开展工作非常方便,群众有什么事都会主动和我们说,把我们当作贴心人。计生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有了很大的改变。”乡镇一级干部也有同样的感受。永靖县太极镇镇党委书记何百鹏认为,“在税费改革后,计划生育仍然是乡镇工作的重点之一,但工作的方式方法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以前的工作方式未免有些粗暴;而现在则更注重服务色彩。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干群关系,使乡政府与群众的矛盾不再像以前那样突出”。

三、农村人口计生网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被调查者反映的情况来看,这些挑战可以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

1. 需要加快建立人口计生政策的长效机制

农村人口计生网络面临许多非计生因素的挑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因素包括,当前人口政策的稳定性、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等方面。

(1)一些农民表示了对目前人口政策的担忧,担心目前的计划生育奖励政策能否有效兑现。我们在调研时多次听到这种声音。目前采用的一次性奖励基本上全部兑现,农民感觉到了政府的公信力。但对于自己60岁以后能否拿到应得的补助,农民心中没有底。他们担心国家政策以后会发生变化,自己成为“失去的一代”。

(2)由于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原来一些多子女家庭在改革大潮中快速致富,对“少生快富”政策有一定负面影响。农村传统的“养儿防老”格局仍然没有大的改变,表现为:大家族或多子女家庭的话语权仍然相对较大,人口较少的家庭或无男孩家庭仍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现有的社会保障体制安排仍然使农民把“家庭养老”作为无奈的第一选择。这导致农民的“多子多福”情结总或多或少、或隐或现的存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3)需要高度重视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对计生工作的影响。随着我国城市化过程的快速推进,农民工大量向城市流动,成为城市中“超生游击队”的潜在源泉,但户籍地的人口计生网络由于各种原因难以有效处理这些问题,有可能对整个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对此需要加以高度重视。

2. 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口计生网络的队伍建设

着眼于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计生队伍建设,而不能仅限于人员数量的增多。以计生信息员为例,当前均由农村女性承担,她们为此付出了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要看到,这支计生信息员队伍的素质需要提高,主要集中在服务意识和相关专业素养方面。与此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计生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农村计生工作人员有自身的苦衷:为了控制人口无序增长,各级下达了相应的考核指标,以此评价工作业绩。这导致了工作过程中的“两难”: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强调“以人为本”;在“业绩”约束下,最终不得不让位于“以数为本”。如何实现控制与服务的平衡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在逐步重视服务质量的趋势下,如何对基层计生人员实施有效的激励约束,也需要重点关注。

3.需要妥善处理人口计生网络与卫生系统的关系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农村人口计生网络与农村卫生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业务交叉,由此产生了一些矛盾。一方面,由于业务的技术性质,人口计生网络与卫生系统都可以开展一些相同的业务,但前者的公益性质和后者的盈利性质之间存在冲突[6];另一方面,人口计生网络与卫生系统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重合之处。例如,两者都有B超机,都可以进行血常规检验。如何处理双方业务上的关系,如何整合优化两者资源,既是对人口计生网络提出的严峻挑战,也是卫生系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此类挑战,并非都能在农村人口计生网络的能力范围内加以解决。因此,更为实质的问题在于:如何推进相关法律的出台,稳定农民预期?如何妥善处理农村人口计生网络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使之协同、有效地处理农村事务?如何实现城乡、区域人口计生网络的无缝对接,以提高整个人口计生网络的效率?这些都是人口计生网络正在或即将面临的挑战,需要深入研究。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四省(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及其职能的调研,我们对农村人口计生网络有了总体概览,形成了如下结论和相关建议:

1.当前在农村各种系统中,农村人口计生网络最为健全,其组织结构、人才队伍、信息搜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相对其他系统,利用农村人口计生网络加快构建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既有可能性,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2.从农村人口计生网络的现状看,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其优势,拓展相关职能。例如,强制婚检的取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婴儿死亡率和缺陷率的反弹。从人口计生网络现有的条件看,完全可以在“优生优育”的范畴内采取相关措施,弥补强制性婚检取消后产生的空白,保障母婴健康。再例如,目前乡镇大都缺乏专业性医院,难以有效防治性病等传染疾病。这些方面也可以逐步纳入人口计生网络的职能范围内,保证农村公共健康。

3.立足于人口计生网络现状,其功能拓展需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从目前人口计生网络面临的挑战来看,一些处于其控制范围内,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加以解决。例如,进一步加快队伍建设,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功能;但也有一些挑战是超出其能力范围,需要通过调整公共政策来有效应对。例如,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养老制度,需要通过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口计生网络无所作为。人口计生网络应该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加快推进人口政策转型,并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农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