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内蒙古频道11月10日电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办公室获悉,从2004年起,在国家民族政策的支持下,内蒙古加快扶持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3个人口较少民族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内蒙古共有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3个10万人口以下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的62个嘎查(村)。据200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这3个人口较少民族的绝对贫困和低收入者达1万多人,仍有1.7万人面临饮水困难,1500户困难家庭急需搬迁。在62个自然村中,不通电的有22个,不通路的有44个,不通电话的有31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124元。
从2004年起,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办公室、民族事务委员会在上述自然村中的10个嘎查村联合开展扶贫开发试点工作,在扶贫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通过发展水浇地、养殖业等途径改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并加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移民安置与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
作为鄂温克族聚居地区的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自2005年被确定为国家扶持10万人口以下较少民族发展重点县以来,主要采取集中扶持、整村推进的方式,重点改善鄂温克族聚居村的群众生活条件。两年来,该旗共组织国家扶持项目23个,落实项目资金200万元,涉及4个苏木(镇)的23个自然村。
今年,在国家、自治区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呼伦贝尔市政府专门设立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资金,首批100万元资金已用于扎兰屯、额尔古纳等地人口较少民族群众的危房改造。呼伦贝尔市民族事务委员会还先后投入1150万元,帮助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人口较少民族加强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牛、羊规模养殖等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在3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62个嘎查(村)中,已有33个受到集中扶持,已有10个嘎查(村)的农牧民实现脱贫。
根据规划,今后5年内,国家发改委将投入1亿元,帮助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3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内蒙古也将通过实施“村村通”工程,让62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自然村实现通路、通自来水、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逐步提高他们的生产、生活水平。(记者李云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