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3日电 2006年8月22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14年来首次修改,它重点突出了儿童的权利和儿童优先的原则。”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说,近年来尤其是十六大以来,中国采取多项措施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未成年人保护的一些老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1972年就开始从事青少年教育与研究的孙云晓对此深有感触,国家也已制定相关解决政策和措施。 2005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是95%,农村教育基础相对薄弱,仍存在辍学和未入学的情况。“让更多的农村贫困孩子走进课堂,是党和政府一直关心的大事。”孙云晓说,2001年我国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免杂费、免课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据统计,2005年各地共执行“两免一补”资金近72亿元。今年开始还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
在城里,网络媒体则日益成为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许多青少年嗜网成瘾,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在青少年看来,网络更多的是娱乐功能。”孙云晓说,需要加强引导未成年人对现代化工具学习功能的正确认识。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要求抓好对网吧的专项治理,严格落实不准在学校200米内设网吧、不准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等措施;同时加强对网络文明建设的引导。“堵疏结合的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孙云晓说。
《意见》还指出,要以办好电视少儿频道为重点,丰富少年儿童的文化生活。据统计,自2003年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至2005年底,全国已开办30家少儿频道以及3家动画频道。“这意味着少年儿童作为独特的观看群体受到重视,而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也只有看适合的节目才有助于成长。”孙云晓说,少儿频道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了绿色文化氛围,被赞誉为“孩子开心,家长放心,学校称心”的绿色频道。
目前中国有1亿多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涉及民工子女数百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2006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等都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其中《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输入地政府要承担起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
目前,我国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成长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孙云晓说,国家制订的一个个政策,一项项措施,相互交织在一起编成一张“巨网”,将共同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记者周婷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