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有恒产就有恒心,有了不动产需要保护。所以中产者都希望和谐,不希望有大起大落。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中产者们活得也并不轻松。“中产阶层的心理压力很大,很多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心理疾病,需要治疗。但严重的是许多中产者并不知道自己心理上存在疾病,也没有意识到需要心理治疗。如‘过劳死’就是心理压力长时间得不到宣泄的结果。”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博导、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罗教讲教授这样分析中产者的“痛”。
划归中产其实是寻找归属感
人物周刊:社会阶层是指社会上具有相近的自我评价、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心理特征的一个群体。请您分析一下,中产阶层相近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罗教讲:这是一个心态比较复杂的群体。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主要表现在怕露富。
现在的有钱人面临很大的社会压力。首先国家的法制不是很健全,社会治安不是很好;其次贫富差距扩大,底层的社会阶层心态不平衡,从而在社会上产生一种仇富心理;还有就是先富起来的部分人财富的合法性是受到质疑的。所以即使有钱,也不承认自己属于中产阶层。
还有就是部分中产者对现有的国家法律框架不乐观,从而导致对未来的预期不确定。如何保住自己的财产,设法向国外转移资产等等使中产者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人物周刊:中产阶层一方面反对社会动荡,但另一方面却不会拒绝社会变革,他们希望在稳定的社会秩序下实现社会的不断进步。从价值观上看他们比较“保守”,为什么?
罗教讲:他们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有恒产就有恒心,有了不动产需要保护。所以中产者都希望和谐,不希望有大起大落。部分人觉得可以追求生活情调,但不承认有钱,这可能和他们过去发家的背景、自身素质有关,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他们内心的冲突和矛盾很厉害。
人物周刊:您接触过心理疾病“中产”患者吗?能不能举一个实例分析一下他们产生心理疾病的原因,以及您的“药方”?
罗教讲:接触过。武汉大学就有“企业家心理俱乐部”,目的是帮他们调试他们的心理疾病。这些中产者的心理疾病主要来自夫妻婚姻问题和子女教育问题。现在社会上有个说法就是“有了钱就变坏”,男人在外面包二奶从而导致家庭问题。另外就是子女教育问题。现在有钱人对自己的子女期望比较高,但是子女由于经济优越从而产生的问题也很多。还有就是事业比较忙,社会压力大,以及人际关系处理问题。
人物周刊:您自认为属于中产阶层吗?您觉得自己有心理疾病吗?
罗教讲:大学教授应该属于中产阶层,我也觉得自己是中产者。但我没有心理疾病。知识分子和其他的中产者不一样,因为没有认知上的心理失衡。我们现在得到的也是我们自己付出应该收获的,心理很平衡。再说了,我们的钱也没有多到害怕露富的地步。所以我们的心态比较稳定、平和。
女性的心理平衡能力强于男性
人物周刊:和男中产相比,女中产面临的心理压力有何特点?
罗教讲:男性对事业、金钱的追求欲望更大,而女性相对容易满足一些。女性的心理自我平衡能力要强于男性。
但是女性多是家庭婚姻问题处理不好产生心理疾病。现在不少女中产事业如意,但爱情婚姻并不顺利。中国的女性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往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女强人在社会上还是作为一个“另类”而存在的。
人物周刊:很多大龄女中产都没有结婚,或者晚婚,为什么?
罗教讲:现在单身的女性问题比较多,有的表现为自闭,孤独。就像现在有的人把人分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女博士”成了一个专用名词。
中国有个传统,女的找对象要找一个比自己强的。有的女性接受这个现实,为了事业就把爱情婚姻淡化。
人物周刊:在“中产”家庭里,女性在经济上更加独立,和传统社会相比,她们的家庭地位也有了变化。
罗教讲:传统的是女主内,男主外。现在女性经济独立了不再依附于男性,女性地位越来越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但中国向来男性以刚强为美,女性还是以温柔为美。这之间的差距可能导致家庭矛盾的产生,所以很少有人愿意找一个女强人做自己的妻子。
人物周刊:许多中产家庭成了“丁克”一族,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罗教讲:选择“丁克”是这些中产家庭通过理性分析做出的理性选择。我相信夫妻双方是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才做的决定。
之所以不要孩子,首先现代人对有些传统的观念已经不屑一顾了。从切身的实际利益来考虑,生孩子有各种各样的麻烦,特别是对女性的影响很大,生孩子、培养一个孩子的成本也太高。
再者,孩子将来对父母意味着什么?在武汉有一个说法:“养一个儿子是养一个豺狼,养一个孙子是养一个蚂蝗,养一个媳妇是养一个娘娘。”所谓养儿为防老的观念在中产者眼里已经过时,对养孩子将来享受天伦之乐也不存什么希望。所以不要孩子也是一个理性选择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