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的平房、简陋的桌椅……尽管这些有“窝棚”学校之称的民工子弟学校,越来越受到城市流动人口的欢迎,并像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增长,仅北京市就有这样的儿童流动学校200多所,约有数万名儿童在此类学校就读,但它们至今没有合法的身份。
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在京就学的方式大致有三类:在正常缴纳借读费或赞助费后进入市区公立学校;进入收费较贵的政府批准的私立学校;在非法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
由于进城务工者身处低收入阶层,公立学校交费门坎高,靠借助当地原有教育资源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基本上是不现实的。在外来流动儿童小学阶段90%的入学率中,实际上大部分是由打工子弟学校提供的。
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专家调查,民工子弟学校始于1991年,开始时的流动学校是外来人口无法缴纳“高额的赞助费及借读费”,但又不能“坐视子女成为新文盲”的无奈尝试。经过近10年的发展,这些学校数量不断增长,规模逐渐扩大。从最初的几十名学生,到现在一般的三四百名学生,多的达到3000名。学校基本分布在朝阳、海淀、石景山、丰台等区外流动人口聚居的城乡结合地带。
原国家教委和公安部1998年下发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提出“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流入地管理为主”,允许公民个人“举办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学校或简易学校。简易学校的设立条件可酌情放宽”。但遗憾的是,北京这些流动儿童学校并未通过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批,没有工商、税务登记,没有教师任职资格审核,普遍校舍条件差、教学不规范,且大多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对于北京市一些区强行取缔打工小学的做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崔传义认为,上述学校办学上的“先天不足”,在所有打工子弟学校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然而,是不是就以此为由,将这些学校“一棍子打死”,彻底取缔解除,值得商榷。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这些学校吸收了大量学龄流动儿童入学,这对低收入外来人口的子女普及义务教育发挥了“补充”作用。
专家指出,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一直是全国实施义务教育的难题。按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要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随父母进城打工的孩子也应该不例外。民工子弟学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确实不容漠视,但采取的态度最好是积极改进的“疏”,而不是因噎废食的“堵”。毕竟我们不应该剥夺他们读书的权利,同时也希望有关政府部门能够把这个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让更多的孩子们有书可读。
新华社 2002年4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