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中国52架新品无人机亮相 "太空旅游"2012望实现 定价20万美元 -收入分配改革年内有望破题 工资条例年内出台 含同工同酬等条款 -权威人士透露5月CPI同比涨3.1% 超警戒线 社科院:并非通货膨胀 -国税局摸底隐形富豪 建高收入者所得来源信息库 工薪族被高收入 -房产降价潮将至 京多楼盘试探性降价 1-5月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中国边民遭枪击3死 朝方称将严惩肇事者 4名中国记者南非遭抢 -胡锦涛同乌总统会谈 6建议提升关系 乌将年供我百亿立方天然气 -铁矿石进口现负增长 三大矿商"谋杀"中国钢企 协议价创新高 -国家工作人员使用假牌套牌一律抄告 上海将明文禁止钓鱼执法 -高校学费未来两年不得上涨 高考人数连续二年大幅下降 跌破千万
首页>>发展观察
统计造假背后的政绩冲动:始作俑者是干部考核机制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6 月 10 日 
关键词: GDP 统计造假 国家统计局 科学发展观 统计体制 干部考核制度 统计制度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GDP“政绩化”

2004年7月,国家统计局核算得出上半年GDP增长数据为9.3%,而按各省统计局上报的数据进行加权计算,中国的GDP增长已经达到13.5%,相差4.2个百分点,经济总量(GDP总额)中央和地方数据亦相差19.8个百分点。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第三季度。

GDP统计数据连续不一致,再次引起中央高层重视。当年10月,国务院召开会议,要求国家统计局提供可供决策参考的数据。

2004年10月29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在统计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大会上,怒斥地方数字造假的现象,“最为突出的就是在统计工作中还存在弄虚作假现象,少数干部甚至利用虚假的统计数据编造政绩得到升迁”。

为了规范地区GDP核算方法,提高地区GDP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2004年11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改进地区GDP核算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指出,近几年来,由于地区GDP核算中基础数据缺口较大、核算方法不完善、统计体制不健全,特别是某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国家和地方之间在统计数据上的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因此,国家统计局开始将地方计算本地GDP数据的权力上收。2004年9月,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GDP核算制度改革的思路之一,就是借鉴国外经验,实行GDP下算一级,并上收GDP发布权。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推行GDP“下算一级”的新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全国与各地GDP数据之间存在差距的问题。

但国家统计局一位官员并不认同:“单纯上收发布权和下算一级,不能改变数据虚假的现象,GDP统计和发布程序的改革,容易因利益妥协而流于形式,治标不治本。”

“假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提供给国家统计局的基础数据就是不真实的,国家统计局怎么去核实呢?”上述官员疑惑道。

“GDP的核算统计和国外早就接轨了。” 林贤郁说,“从技术层面讲,统计方法已基本上与国外相同,并且地方各个统计部门也已经同步,但依然存在数据不实问题,这说明改革已经不是技术层面所能解决得了。”

叶青总结出数据造假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就是统计的制度方法在某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另外一个是统计制度之外的原因,提供数据的有关单位、企业,在提供数据时存在造假的情况,“这些数据我们不能直接去改”。

今年5月,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阐述GDP指标的局限性,列出其诸多“不能”:不能反映资源环境的变化;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

上述国家统计局官员向《中国新闻周刊》无奈地表示,“本来GDP是企业法人、群众创造的,市场主体是老百姓,而不是领导个人的贡献,但现在人为把它政绩化了。”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图片新闻:
全球和平指数发布:中国排名80 高于美印俄
户籍改革蓄势待发 多地探索破冰新政 承载福利或逐渐取消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