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引领“真理标准大讨论”
“文革”开始后,中央党校陷入停办状态。粉碎“四人帮”后,中央决定恢复中央党校,并于1977年3月初确定由华国锋任校长,胡耀邦任常务副校长(主持工作)。这是胡耀邦复出后担任的第一个职务。
1977年3月 25日下午,中央党校大礼堂东教室内,胡耀邦走上讲台,平静地对大家说:“今天,我就正式上班了。”那时,他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连办公的地方都没有。行政、后勤部门在52号家属楼里找了一间屋子,给他作办公室。现在,这栋楼已不存在。据介绍,那间办公室只有14.6平方米,一侧放办公桌,另一侧放单人沙发床。
当时,党中央正式任命的中央党校领导干部,只有胡耀邦一个人。所以,组建职能机构、为各部门配备干部,是当务之急。胡耀邦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使42名处室级以上干部全部到位。
同时,胡耀邦还面临着另一个情况。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将康生,长期把持中央党校,使其成为受“文革”破坏的重灾区之一。不揭露康生的问题,中央党校拨乱反正的工作就不能深入进行下去。
一天傍晚,秘书告诉胡耀邦,在离他们办公室不远的地方,有人贴了一张揭露康生的小字报。胡耀邦说:“走,看看去。”两人看小字报时,天已经快黑了。胡耀邦看完后,什么也没有说,就径直往回走。秘书看到有不少人在远处观察他们,就问:“耀邦同志,你看到远处有人在看我们吗?”胡耀邦没有回答。直到过了一个拐角,他才停下来告诉秘书:“你懂我的意思吗?我们来看小字报,这就是一种支持。”果然,此后揭发、检举康生等罪行的人慢慢多了起来。
1977年10月,“文革”后的第一批学员,在金秋时节踏入了中央党校的大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央党校应当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学校?这是胡耀邦首先考虑的重大问题。他明确提出,要把中央党校办成捍卫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强堡垒(后改为“阵地”),办成发扬光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模范。如今,中央党校大礼堂的两侧,就分别写着这样的口号: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的领导干部到中央党校后学什么?这是胡耀邦考虑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一天,他在一个会议上明确说,中央党校要开设4门课:哲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党史党建,使学员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都有所接触。为此,他组建了一个小组,着手选编教材。最终,中央党校选编了13本教材,共有100多万字。这些教材被印成大字本,除发给学员、教员外,还送给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后来,叶剑英元帅曾对胡耀邦说:“你们做了好事,搞了100多万字的马列主义的东西。”
至于中央党校教学的基本方法,胡耀邦在一次讲话中提出,坚持读原著为主、自学为主,教师给予必要的辅导,解答难点疑点问题。“两个为主”,自此成为中央党校的教学方针。
中央党校恢复“招生”后,胡耀邦很快就发现,不少学员有两个顾虑:一是怕被开除学籍;二是怕毕业时得个不好的鉴定。对此,根据胡耀邦的指示,中央党校对学员实行“三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对此,胡耀邦说:“(学员)毕业时,我们不写任何材料。我们要敞开思想,真正地学到点马克思主义。打棍子、戴帽子,只是那些没有本事的人的方法。学风、学风,首先要把学习讨论的风气扭转过来。提疑问、讨论,这个风气好嘛!”后来,他又明确提出,中央党校学员在学习、讨论中发表的意见等,一律“不准装档案袋子”(即“不装袋子”)。“四不主义”对学员们消除顾虑、解放思想,起了很大的作用。
担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胡耀邦的另一大贡献,就是创办《理论动态》校刊。1977年7月15日,《理论动态》创刊,5天出一期,每期都由胡耀邦亲自定稿。创刊之初,该刊不断发表拨乱反正的文章,很快就引起了强烈反响。1978年5月10日,在胡耀邦的支持下,《理论动态》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