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围绕中国民族品牌的大讨论三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热烈进行。在“自主创新与民族品牌发展战略高峰论坛”上,官员、学者、企业家们纷纷对中国民族品牌生存现状表示忧虑。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坦言,中国自主品牌发展滞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障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吴汉东直指,过分依赖OEM(贴牌生产),忽视自我品牌创立;跨国并购中民族品牌流失严重;中华老字号岌岌可危是当前中国民族品牌的三大痼疾。
数据显示,中国有百余类商品产销量均居世界首位,但鲜有自主品牌。美国《商业周刊》每年评出的全球最有价值的一百个品牌中,从未出现中国品牌的身影。这样的对照,的确有些讽刺。
更令人心痛的是,曾经耳熟能详的许多已经具备一定竞争实力的中国民族品牌,如活力二八、熊猫洗衣粉等在外资并购潮中被雪藏;一千六百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中七成长期亏损,两成勉强维生,仅有一成盈利的现实让国人不得不深思,到底该拿什么拯救中国的民族品牌?
吴汉东表示,要拯救民族品牌,就应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研发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企业自身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
这一观点,拥趸者众,毕竟品牌的核心并不在表面的“牌”上,而是在内在的“品”上,而“品”的核心是质量,是创新,是技术含量。因此,依靠长期“寂寞”而又“枯燥”地自主创新是民族品牌发展的正途。
但当前,要让民族品牌脱困,急需解决的问题除了研发资金上要舍得投入,技术上要勇于创新外,企业的心态似乎更加重要。
以OEM为例,这种经营方式对加工者而言风险小,投入资金少,进入和退出市场容易,因而长期为众多中小企业所追捧。但OEM的弊端也十分明显,加工企业不仅利润微薄,而且长期“饭来张口”的日子容易让企业产生严重的依赖思想,不愿再费时费力自创品牌。
再如近年来方兴未艾的跨国并购,基于对中国未来经济形势的乐观预期,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希望借收购中国企业和品牌迅速实现本地化生产销售,而部分国内企业往往被眼前的套现机会所迷惑,又缺乏与外资博弈的经验,极易在“不经意”间将多年苦心打造的民族品牌拱手让人,甚至最终让品牌被打入“冷宫”。
可见,当前,拯救中国民族品牌的关键还是在自救。民族品牌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才能“成得了气候”。
|